《回歸——聖言之召喚》

C070167回歸聖言之召喚(yellow)書名:回歸——聖言之召喚
作者:楊錫鏘
下載方法

實體書 Google Play Store
App Store 安卓平台
Kindle 其他

《回歸——聖言之召喚》是作者楊錫鏘牧師以三分之一世紀回應召命譜寫的聖經教導核心信息,就是聖言基本上是一個回歸的呼喚,叫人歸回天父那裡,活出各自從天父領受的召命。這就是耶穌在約翰福音十四章6節所指,那條引領人到真理和豐盛生命的道路。本書正是要強調這個生命的終極依歸。

這本釋經講道集是一個載體,承載楊牧師實踐從神所領受話語職事的召命,活畫出他以「考究、遵行、教導」的志向,亦見證他從醫學轉向神學、從杏林醫者走向聖經原文研究學者而畢生清心志於一事的典範。

盼望楊牧師在原文釋經上舉重若輕的造詣,對經文觀察入微的嚴謹,在日積月累的信仰省思和融會貫通的教導體驗,透過這十五篇釋經講道信息,成為你的生命中的清泉和向度,走在歸向聖言的道路上。

我「從來未驚過」

storm-407963_1280我「從來未驚過」這句聲明普遍是用來「壯膽」之用,特別是被挑戰或要顯示「處變不驚」的膽識之時。但在現實中如何做到:「莊敬自強,處變不驚」?

大體上「變」可包括:預變 、漸變 、急變 、趨變、逆變、突變等。樂觀的人認為變會帶來商機;但悲觀者則會看為負面,因為變會帶來一連串惡果,包括:利益受損、自己成為受害人、產生壓力等,所以「驚」是無可避免的。

但我們沒有想過,「驚」可能的殺傷力比「變」本身更嚴重。因為「驚」的程度是與「不清楚後果」的程度成正比,而「驚」可以由「輕微」程度包括:忐忑不安、迷惘疑惑、至「嚴重」程度包括:感到壓力、產生害怕、產生憂慮、產生恐懼等。很多人都經歷過「驚」的狀態所産生的現象,例如在面對觀眾時感到出汗、心跳加速、呼吸困難(生理);面部拉緊、四肢打震無力、出入洗手間多次(行為);與忘記台詞、失聲、可怕的情景不斷在腦海出現(精神)等。

這些現象往往源於:潛意識浮現事情在最壞的地方發生,或產生最壞的後果,腦海中只專注擔心壞的後果有可能出現(possibility),及感到自己無能力應付可能出現的情況;而沒有去評估後果出現的機會(probability)。聖經記載門徒有一次見到耶穌很「驚」,因為他們看見祂在海面上走,以為是鬼怪,就喊叫起來。「因為他們都看見了祂,且甚驚慌。耶穌連忙對他們說:『你們放心,是我,不要怕。』」(馬可福音六50)。

或許你會認為「驚」只是一種一剎那的負面情緒,但其實這是一種慣性地對某些事情的想法 ,亦即是說,「驚」其實是一種「習慣」,這些習慣會帶來負面情緒和行動。耶穌給祂在加利利剛召喚的門徒的勸誡中,西門驚訝他一網的魚,但耶穌對他說:「不要怕」(路加福音五10)。

這種「驚」的習慣較難改變,因為它是建基於過去的經驗或創傷、又或是保守的性格,需要安全感,亦有人是抱過高的期望和過份的執著所致。當然大部份人是對自己(或別人)缺乏信心。「定驚」的良方是我們除了負上應盡的責任外,更加要對上帝的信心,如聖經的教導:「你們這小信的人哪、野地裡的草、今天還在、明天就丟在爐裡、神還給他這樣的妝飾、何況你們呢。」(馬太福音六30)。你是否有膽量說一句:「有上帝同行,我從來未驚過!」

作者:
袁海星博士曾任政府首長级公務員、奧運馬術公司行政總監、管理顧問、大學講師等;他現職香港一間聯營公司總經理。工餘担任專題演講、義務培訓顧問及撰寫文章等。

他的作品包括:Seven Myths in Career Success、〈事業人生〉、〈生命操練〉、〈專業里程〉等。

小兒尿褲子的啟示

child-345523_1280今天問兒子:「我們搬來搬去,對你有甚麼影響?」

「不開心,因為我們來了泰國。」

到泰國的時候,小兒才七歲,本以為小孩子適應力強,沒想到,全家最難融入新環境的竟然是最小這個。

眾多客觀的因素都可能成為小兒埋怨的理由:炎熱的天氣、語言不通、學校裡沉悶且缺乏效率的教學活動、沒有玩伴、公廁地板濕漉漉(他認為不乾淨)、食物辛辣、街道旁的垃圾桶發出惡臭、蚊蟲叮咬……最讓我哭笑不得的是,剛入學那週,他嫌學校廁所地板濕,寧願尿在褲子上也不願去洗手間,結果老師要帶他去買一條新校服褲!

我們沒辦法改變小兒固執的性格,但是可以提供一個解讀的新角度,教他解決問題的方法,協助他從反復練習中養成新習慣。

事實上,小兒尿濕了褲子,也覺得害羞,一週以後就乖乖地去廁所解決了。現在他還是不喜歡濕漉漉的廁所,但是接受程度大大提高了;偶爾還會說「泰國這個『死』地方」,但也愛上了路邊簡陋的珍珠奶茶、伊斯蘭甜薄餅、鄰居大嬸的燒肉炒飯。此外,榮升爸爸的足球班助教,在寬敞的客廳裡踩著滑板,自如穿梭於茶几與沙發之間,以及盼望一年一度的自學成績優越獎──入住一晚酒店等等,都給他的生活添加了色彩。

我們因泰國感恩,因為較為落後的新環境,迫使天生「港童」性格的小兒突破一成不變的生活習慣,擴大了他的疆界。

其實適應與否取決於你的態度與想法。

異文化宣教在香港推了很多年,各式各樣的短宣隊也出了不少,但是真正願意或敢於連根拔起、突破港人生活框框,過一種不方便、沒保障、簡樸、犧牲事業成就的宣教生活的人卻不多,特別是有兒有女的中產基督徒家庭,更難作出選擇。

其中一個原因正像小兒以為乾地板才是乾淨一樣,我們被香港的文化習慣框住了,以為事業有成、隨意消費、送兒女讀名校、退休有保障等等才是合理的人生。所以我們用盡了全力過這種生活,再也無暇、無力、亦無心為神的緣故做出信心的選擇了。

在美國認識很多宣教家庭,都是帶著好幾個孩子的,他們去的甚至是非洲、印度、孟加拉等更落後的地方。他們為甚麼做得到?因為沒有像我們那樣,認為人生「一定」要擁有這個那個,而是懂得不為明天憂慮。

作者:
韓昱,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中文教師。1996-2000於泰國北部鄉村宣教,與夫李偉良(《還我教會》作者)合著《在大地畫窗》,記錄宣教生活點滴,榮獲2000年基督教湯清文藝獎推薦獎。現為香港中國信徒佈道會雙職宣教士,一家四口在泰國南部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