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家庭

齊來愛家(四):成為貼心愛人

20140619_1418157_85193619新婚後共築愛巢,有時全心全意的付出,卻令兩人忽略了彼此。事業心重的男士往往在這個關口上觸暗礁,不少婚姻因而破裂。解決的方法:男士除了要照顧事業,還得時常提醒自己做個「貼心愛人」,這樣才可以「愛情事業兩得意」。下文正好說說話方面的聖經教導——

聖經真有這樣的教導嗎?請看:「照樣,你們作丈夫的,也要合情合理與妻子同住。要體諒她比你軟弱,要尊敬她,因為她是和你一同承受生命的恩典的。這樣,就使你們的禱告不受攔阻。」(彼得前書三7,新譯本)

若要做貼心的愛人,要有以下素質:

不自私自利
不自私其實就是關心、體貼配偶的感受。如果丈夫堅持「男主外、女主內」,回到家之後就蹺著腿看電視或是做自己的事,然後要求已經極為疲憊的妻子來配合「我的需要」,那麼就算怎樣溫柔、順服的妻子,也會力不從心!身為一家之主,弟兄應該自問:「我如何能從妻子的感受、觀點出發,並且體貼她的弱點和特別需要,來為她承擔,為她著想,幫助她實現自己,以致得著滿足,有成就感?」

常讚美妻子
要具體地稱讚妻子的一切,包括美麗、溫柔、性感、魅力、體貼、能幹等等,當我們說出口時,必定會讓太太心花怒放。做丈夫的,千萬不要只是愛在心裡口難開,要讓性生活更美滿,就要每天給妻子讚美,而不是在想要得到的半個小時之前,才冒出幾句甜言蜜語。讚美必須出自真誠,且多多益善。如果我們忘記如何誇獎或讚美另一半,那就請多多回想婚前自己是如何追求、戀慕太太吧。

「你們作妻子的,當順服自己的丈夫,這在主裡是相宜的。你們作丈夫的,要愛你們的妻子,不可苦待她們。」(歌羅西書三18)弟兄們,當我們的妻子深深知道我們努力地要成為專心的丈夫和體貼的愛人時,她怎麼不會自然的順服呢?

(原文載於:天倫樂160期〈愛裡便有順服〉)

齊來愛家(三):想你知道四件事

20140618_1422276_45008904當兩人感情成熟,踏進人生另一階段——婚姻,婚後生活或多或少會有一點轉變,要適應過來並非易事。尤其男士不易表達情感,在變化中往往承受壓力而不自知。以下就有幾件事,值得男士和女士好好認識,或者能夠讓新婚生活更趨美滿幸福——

第一、不要逼他放棄一些心頭好
每個男士都有自己的心頭好,有男士「迷」攝影、潛水、音響、運動等不同的興趣,這是他另一個世界的追求,要求太太完全認同或一起參予是不可能的事;另有些活動,男士只喜歡跟其他男士一起做的,做太太的也要明白。這些興趣是他生命的一部分,你不感興趣不代表他要放棄。我認識一位喜歡收集幪面小超人的男士,新婚後的廳櫃都擺滿了他的收藏,是朋友到訪時的話題。太太很好,沒有大力反對他。後來他們一對兒女相繼出世,這位男士不得已才最終放下這方面的興趣。

第二、不要試圖改變他
常言道,兩人拍拖期間要彼此認識透徹,要清楚誠實的問自己:「若面前的人婚後不會改變,那麼你仍能接受他,與他共同生活嗎?」沒有人喜歡被人挑剔或改造,我們的自然反應是自,會反問對方:「你又很完美嗎?為甚麼你不先改好自己,再來要求我轉變吧。」新婚的女士會特別不習慣,因為丈夫作男朋友時,甚麼都遷就自己,為甚麼婚後卻不願為自己付出和犧牲。這感受是可理解的,但另一邊廂的丈夫則會想:我已經為你付出不少,為何婚後我不可以做回自己?

第三、不要待他像在你之下
男性對身分地位十分敏感,你若令他感到不被尊重,特別在人面前輕看他,他會有很大的反應。就算是要求他做一些家務,也不要像發號施令般。在公司只有他的上司可以這樣對他;回到家他絕不想有一種被指揮的感覺。反正你也想他成為一家之主,對吧?

第四、不要永遠覺得是你對他錯
夫婦間總會有一些意見或決定上的爭執,大家的意見有出入在所難免。其實男人看重事情是否有道理,拍拖期間,他會樂意遷就忍讓,但這情況最理想是互相「有來有往」,彼此體諒遷就。或許女士們會想,你若愛我就要聽我、就我──但總要有一個限度。互有輸贏才是一個有趣味的對手,永遠是你對他錯,會讓男士容易產生放棄的心態──既然甚麼都是你對,我就收口,拒絕參予。說穿了就是無聲的抗議,是一種被動的攻擊(passive aggressive)。記著,找些機會給他贏,讓他有一份英雄感是好的。

(原文載於:天倫樂158期〈婚前想你知道的五件事〉)

齊來愛家(二):健康戀愛

20140617_1427285_54435816戀愛既甜蜜,又充滿危險;愛的幼苗如果不小心培育,很容易就會結出苦果。特別近代媒體經常渲染以肉欲維持兩人關係,結果往往不像肥皂劇的情節般美滿,反而演變成新聞報導、一次次的悲劇。怎樣才算是「健康的戀愛」?以下這篇文章或者能夠給予我們啟發——

這一代青少年對於性的態度已明顯較從前開放,對性的信息接觸也相當普遍,對於性的需求也很強。儘管學校在性教育方面的努力已獲得一些成就,但家庭中父母對子女的性教育仍有待加強。個人認為結合學校與家庭,共同推動性教育才是最重要一環。

青春期可說是「最好的時期,也是最壞的時期;它是智慧的時期,也是愚蠢的時期;它是信仰的時期,也是懷疑的時期;它是光明的時期,也是黑暗的時期;它是充實希望的春天,也是令人失望的冬天。」(參狄更斯《雙城記》)要青春不變色、不變調,青春少年當自愛,大人們也得用心教導。

下面嘗試為性和愛作一簡單比較:

愛是──
一個過程,必須經歷到底才能明白箇中意義。
需要學習的情操,先透過被愛與照顧。
需要尊重對方才能發展建立。

性是──
與生俱來、自然不過的事。
性愛以外的事,對方無須理會。
大部分是一種對外來刺激的情緒反應。

以上所列是愛與性的極端分別,但性其實不只是肉體的刺激與快感,還包含情感、心理、道德、精神的成分。

健康的戀愛關係基於平等、尊重和互信,雙方都願意為對方付出;相愛的人能一起互相扶持成長,彼此都處於愉悅中,能感受到和諧、幸福及溫暖,也會珍惜對方。愛不是要去佔據和控制對方,而是樂於見到對方快樂和成長。

戀愛須用心去感受,亦要不斷學習。不過,愛情雖然是人生的重要部分,但絕不代表所有。我們要學習在工作、健康、興趣、友情、親情等各層面取得平衡,並先要懂得愛惜自己及身邊的親朋好友,才有能力去愛。

(原文載於:天倫樂158期〈來為性、愛定分界〉)

齊來愛家(一):愛有真理

20140616_1440392_78885153戀愛,是永恆的課題:如何找到愛自己的人、如何愛所愛,相關文章三不五時就會在網絡上出現和流傳。聲音太多,有時我們也不容易分辨優劣對錯;幸好,認識愛、學習去愛也不一定要懂得高深道理,以下一篇文章就說出了最簡單,又最真摯的愛——

愛與慾本是兩碼子的事,卻又緊密相連,叫人不易分辨清楚。

你能「愛」一個只見了幾面、短暫認識的人嗎?沒有足夠時間相處,又怎能深入認識?沒有深入的認識,又何來信任?沒有不移的信任,又怎可能親密?少了深層的親密,又怎談得上愛?所以,要建立愛,時間絕不能少。

中文字挺有意思的;愛──要用心去感受,是全人的體驗,其中包括情感、思想、社交、身體和靈性的發展;若只顧身體的親密而忽略其他,就好像小朋友偏食影響健康一樣,會嚴重妨礙感情健康發展。

慾──單看造字,以欲為主──即以喜好為本,再加上心,可見「慾」多是從自己的感覺與所求出發,少去顧及對方的喜好、意願、福祉;若關係中側重肉慾,無疑仍可滿有浪漫與激情,但因為彼此缺乏一份關顧,所以激情過後,仍是空虛寂寞。

愛:是在乎心儀對象的福祉、在乎他/她的一切、出發點著眼對方的益處、作決定時情理兼備、不勉強對方順從自己的事……

所以,我特別喜歡《聖經》彼得前書的提醒:「你們既因順從真理,潔淨了自己的心,以致愛弟兄沒有虛假,就當從心裡彼此切實相愛。」(彼得前書一22)

若沒有真理作為基礎,藉著神的話潔淨我們的言語行為,校正我們的心思動機;若我們所講的「愛」只從自己出發,就是虛假,即「流料」和「冒牌貨」,品質差劣。劣質的愛必不會對人產生長久美好的果效。

相反,真正的愛因有真理作藍本,又在乎對方的福祉,必使人產生長久美好的益處,兩人會越來越合拍,彼此情緒會越來越穩定,日子越久也越有安全感。因著愛中的彼此關顧,處處為對方著想,顧及對方的感受和福祉,別人看到兩人的美善和諧,必會打從心裡羨慕欣賞。

(原文載於:天倫樂158期〈尊性大明〉p.9-10)

孩子沒有選擇?

76877_8199四年前,我們一家四口告別了四年快樂的遊學生活,經大陸、香港,終於落腳於泰國南部的一個小城。在機場候機時,女兒望著包圍我們的近十件行李箱,自豪而又迷惘地說:「媽媽,我們一家就是我們四個人加上這些行李箱。」

是的,我們沒有固定的房產,曾經擁有過一間居屋,但為了到美國進修宣教學,賣了。往後的這八年,為了學習、為了開擴眼界、為了幫助孩子打好中英文的語言基礎、為了宣教,我家往返遷徙不下七八次。每每安頓下來,添置的都是廉價二手傢俱;起程時,能拿走的不過是幾箱行李。

女兒今年十三歲,兒子十一,算起來,他們就讀過的正規學校已經超過了十間!就讀時間由一個月到三年不等。

跟我們一樣九十年代初大學畢業的同輩,大部份都是中產家庭,極度重視兒女教育,自小就把孩子送進名校,傾盡所能培育各種才能,保證生活的各個層面都能配合孩子的學習。他們對我們這樣顛簸漂流、不斷適應新環境、甚至把兩個IQ極高的小孩帶到教育落後的地方上學,感到不可思議。

有人說,孩子不像別家的孩子生活富裕,會自卑。
有人說,孩子頻換環境,會沒有安全感。
有人說,這麼聰明的孩子,沒有完備的學習環境滿足他們,是浪費資質!
有人說,你們這是毀了孩子的前途!

我們知道,我們都知道:孩子成長的條件的確受到了限制。但是我們不相信,不相信這些似乎合理的推論,也絕對不願我們的寶貝落入這種「命運」。

有人說,宣教不是孩子的選擇,你們是在勉強他們!

沒錯,為了回應上帝的呼召,我們選擇拖著孩子跑,而孩子是被動地跟著父母跑。不過,我們相信孩子還有絕對的自由選擇不卑不亢、健康地成長,還有絕對的自由選擇追求知識、發展潛能,我們只要在有限的資源裡為孩子創造機會,剩下的就交托給從不失信的上帝!

作者:
韓昱,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中文教師。1996-2000於泰國北部鄉村宣教,與夫李偉良(《還我教會》作者)合著《在大地畫窗》,記錄宣教生活點滴,榮獲2000年基督教湯清文藝獎推薦獎。現為香港中國信徒佈道會雙職宣教士,一家四口在泰國南部宣教。

關掉電視,關不掉沉默?

OLYMPUS DIGITAL CAMERA近年很多親子讀物、節目也指出電視和電子產品,對於兩代間溝通的妨害。相信不少家庭的飯桌上也出現過:家人只顧看電視肥皂劇、孩子埋首電話屏幕甚至連房門也不願步出。但是,其實大家又有否留意,除了電視劇集相關的話題,家人間還有其他話題嗎?

有時縱使我們依照某某專家的教導,關了電視,可惜家人間的沉默依然在上演,如何連沉默也關上?請深呼吸,然後實踐以下的話——

「此後全家一起吃飯時,先由一人帶領大家謝飯祈禱,並感謝為大家做飯的媽媽(或某人),然後各人要分享今天遇上的三件事和對它的感想。當有人正在說話的時候,其餘的人便得用心聆聽。若有聽不清楚的地方,他們可以問個明白,卻不准表達意見,除非當事人要求家人給予意見。僅是這個新的傳統,便可能足以幫助你與你的子女建立親密的關係。」(蓋瑞‧巧門《愛語祕笈——與新一代溝通5式》)

關掉電視,充其量只是一個開始,如果空隙沒有填補,大家很容易就會重投電視、螢幕的懷抱。畢竟肥皂劇、、線上遊戲和綜藝節目提供的娛樂和話題,都不必我們費神準備。但是,如果希望利用這段時間來建立親子關係,父母親(或子女)就要好好把握,而且也要有心理準備,將會面對一段艱難。

可能我們早習慣讓電視節目佔據對話空間,一時間要改變過來,肯定會感到陌生。如果沉默已經成形,不要緊,亡羊補牢,未為晚也,逐步破冰,一定可以見到改變。如果孩子還未沉迷網路世界,父母更要好好建立這項傳統,促進溝通。

今天很多研究也告訴我們,不少青少年問題,也源於兩代間缺乏溝通。在飯桌上正是傾談溝通的好機會;深呼吸,然後嘗試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