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路加福音

人際關係中的「毒素」

heart-431155_1280「人際關係」是指一種非因利害、從屬、血緣等任何因素,在人與人之間所建立起的關係。人際關係定義是互相認知、合作或競爭、領導或服從等關係。某一時段與某人經常保持的社會接觸;互相交往思想、感情、行為表現,而產生的互動關係。更廣義的人際關係包含文化制度模式與過程方面的社會關係。

首先,破壞人際關係的一種普遍「毒素」是太在乎別人看法。試想:一個人被朋友出賣後更被人把事情扭曲散播,抹黑。面對這種情況時,當事人便會覺得自己每天都像被無數眼睛窺視,別人交頭接耳都彷彿在談論他的是非似的。這種心理上的威脅,可令人精神崩潰。聽說、城中某名人曾說過:「太在乎別人看法只有兩種結果,一個是自己很累,另一個就是被別人『玩死』,因為人家知道怎麼玩弄你。」

讓我們揭開這種「毒素」的真面貌,原來人類天生一種負面情緒,就是「苦澀」,當自己受到無辜欺負、損失、或受屈之時,心理上便產生一種不甘心的基本情緒(primary emotion),其中一種結果便是心中的「苦澀」了。聖經中「浪子的比喩」很生動地描繪了大兒子的「苦澀」(路加福音十五11-24)。

「苦澀」的基本情緒如果不正視處理,便產生「進級情緒」(secondary emotion),包括怨恨,憤怒,甚致暴力(包括言語上)。聖經裡「浪子的比喩」中的大兒子便是落在這「怨恨」的狀態中(路加福音十五29-30)。其實、被人怨恨仇視,自己一定不好過;但同樣,怨恨別人,自己更不會好過。況且結怨不解便形成「積怨」,到時「寃寃相報、何時了」!這種心態彷彿是將武俠小說中提到的彼此追殺搬到廿一世紀的時代。

「解怨」的良方是饒恕,聖經說:「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當饒恕他幾次呢?到七次可以嗎?耶穌說:「我對你說,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個七次。」(馬太福音十八21-35)。當耶穌被出賣時,他說:「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路加福音二十三34),意思是該饒恕這些無知甚或被人利用的人。讓我們追求清心(馬太福音五8),忘記在背後說三道四的行為,也饒恕對我們存惡意的。更不容許「苦澀」停留在心裡,徹底清除這種人際關係中的「毒素」。

作者:
袁海星博士曾任政府首長級公務員、奧運馬術公司行政總監、管理顧問、大學講師等;他現職香港一間聯營公司總經理。工餘擔任專題演講、義務培訓顧問及撰寫文章等。

他的作品包括:Seven Myths in Career Success、〈事業人生〉、〈生命操練〉、〈專業里程〉等。

「放棄」是一種生命智慧!

sunset-139257_1280「永不放棄」是近年來鼓勵年青一輩努力向上,對應該做的事要堅持,這是發揮正面情緒的重要價值觀。所以叫人放棄彷彿就是大逆不道的理念。有一位心理學家正教授減壓之道,他舉起手持着半杯水說:「假如我叫請你把它拿在手中半小時,開始的時候並不覺得怎樣,但時間久了,漸漸會變成負擔;再久一點,手指會變得麻目,甚至給身體會帶來創傷。其實這是個顯淺不過的道理,這跟壓力一樣,假如我們不懂將重擔放下,慢慢地便會被這些壓力壓到透不過氣來。」

世事既然變幻莫測,我們又怎能一成不變呢?有人認為,人生的「投資」就是要學會「放棄」你擁有的東西去換取對你來說更多或更豐盛的東西。正如主耶穌說:「你們要給人,就必有給你們的,並且用十足的升斗,連搖帶按,上尖下流地倒在你們懷裡。」(路加福音六38)。聖經也很強調將財富與人分享:「當將你的糧食撒在水面,因為日久必能得著。你要分給七人,或分給八人,因為你不知道將來有甚麼災禍臨到地上。」(傳道書十一1-2) 。

無論是職涯規劃或是面對人生,過程是充滿變數和「事與願違」的結果。為甚麼呢?因為在成功路上,我們往往是面對以下四種迷思(Myths)。(一)當我們以為已清楚知道決定性答案之時,其結果就是要在「兩難之間」(Dilemma)作決定;例如:自認勤奮向學,但文憑試不合格,要面對就業或轉讀較低學術院校;(二)當我們以為已可預見結果,但原來是個「拼圖遊戲」(Puzzle),要等最後一塊出現;例如:已討論好策略,也安排了融資,但政府總是不批核;(三)當我們以為已可尋求最佳利益(Optimum benefits),但最終要接受「利益妥協」(Trade-off),這種情況在合資經營或政治舞台上隨時遇上;(四)當我們以為結果明顯可見,但原來是個「似是而非」(Fallacy)的現象;在金融的衍生工具的投資便隨時面對這情況。

在以上四種情況下,倘若我們只懂向單一目標進發,而不考慮環境變數而「放棄」一些固執,你或許會終於成功,但可能走了很多路,或者是背著成功的方向而愈走愈遠。亦有人認為這便是人生第二曲線的意思(雅各書一2-4)。聖經中充滿了人生第二曲線的人物,從舊約中我們可以數迦勒專一跟從神的心志(約書亞記十四6-15);摩西生命的更新;以斯帖從沉默的女孩成為以色列人的救星(以斯帖記四14)。新約中可數保羅從掃羅蛻變為保羅(加拉太書一11-24);又或是巴拿巴從敢死敢愛的青年工作者成為安慰鼓勵人的巴拿巴(使徒行傳十一19-30)。

所以說,「放棄」是一種生命智慧,做人最大的成功在於通過奮鬥而獲得我們想要的東西,但透過「放棄」我們便可以更容易獲得我們想要的東西。

作者:
袁海星博士曾任政府首長級公務員、奧運馬術公司行政總監、管理顧問、大學講師等;他現職香港一間聯營公司總經理。工餘擔任專題演講、義務培訓顧問及撰寫文章等。

他的作品包括:Seven Myths in Career Success、〈事業人生〉、〈生命操練〉、〈專業里程〉等。

我「從來未驚過」

storm-407963_1280我「從來未驚過」這句聲明普遍是用來「壯膽」之用,特別是被挑戰或要顯示「處變不驚」的膽識之時。但在現實中如何做到:「莊敬自強,處變不驚」?

大體上「變」可包括:預變 、漸變 、急變 、趨變、逆變、突變等。樂觀的人認為變會帶來商機;但悲觀者則會看為負面,因為變會帶來一連串惡果,包括:利益受損、自己成為受害人、產生壓力等,所以「驚」是無可避免的。

但我們沒有想過,「驚」可能的殺傷力比「變」本身更嚴重。因為「驚」的程度是與「不清楚後果」的程度成正比,而「驚」可以由「輕微」程度包括:忐忑不安、迷惘疑惑、至「嚴重」程度包括:感到壓力、產生害怕、產生憂慮、產生恐懼等。很多人都經歷過「驚」的狀態所産生的現象,例如在面對觀眾時感到出汗、心跳加速、呼吸困難(生理);面部拉緊、四肢打震無力、出入洗手間多次(行為);與忘記台詞、失聲、可怕的情景不斷在腦海出現(精神)等。

這些現象往往源於:潛意識浮現事情在最壞的地方發生,或產生最壞的後果,腦海中只專注擔心壞的後果有可能出現(possibility),及感到自己無能力應付可能出現的情況;而沒有去評估後果出現的機會(probability)。聖經記載門徒有一次見到耶穌很「驚」,因為他們看見祂在海面上走,以為是鬼怪,就喊叫起來。「因為他們都看見了祂,且甚驚慌。耶穌連忙對他們說:『你們放心,是我,不要怕。』」(馬可福音六50)。

或許你會認為「驚」只是一種一剎那的負面情緒,但其實這是一種慣性地對某些事情的想法 ,亦即是說,「驚」其實是一種「習慣」,這些習慣會帶來負面情緒和行動。耶穌給祂在加利利剛召喚的門徒的勸誡中,西門驚訝他一網的魚,但耶穌對他說:「不要怕」(路加福音五10)。

這種「驚」的習慣較難改變,因為它是建基於過去的經驗或創傷、又或是保守的性格,需要安全感,亦有人是抱過高的期望和過份的執著所致。當然大部份人是對自己(或別人)缺乏信心。「定驚」的良方是我們除了負上應盡的責任外,更加要對上帝的信心,如聖經的教導:「你們這小信的人哪、野地裡的草、今天還在、明天就丟在爐裡、神還給他這樣的妝飾、何況你們呢。」(馬太福音六30)。你是否有膽量說一句:「有上帝同行,我從來未驚過!」

作者:
袁海星博士曾任政府首長級公務員、奧運馬術公司行政總監、管理顧問、大學講師等;他現職香港一間聯營公司總經理。工餘擔任專題演講、義務培訓顧問及撰寫文章等。

他的作品包括:Seven Myths in Career Success、〈事業人生〉、〈生命操練〉、〈專業里程〉等。

彼得「衝動」有理?

bird-249250_1280很多人同意,衝動是一種對突然發生的事而產生的不理性反應。所以亦有人將衝動與壓力拉上關係,那麼壓力是甚麼?原來壓力是生理或心理受到威脅 所產生的緊張狀態。其中一種「壓力反應」就是衝動。雖然「壓力源」(stressor)的殺傷力是因人而異的,但「壓力」就是「壓力源」與「壓力反應」的組合。對壓力的反應往往源自潛意識下所產生的習慣性(habitual)行為,人的「衝動」其實是對壓力的「慣性反應」。

聖經中一個對「衝動」頗生動的個案是彼得三次不認主的經歷:「他們拿住耶穌,把他帶到大祭司的宅裡。彼得遠遠地跟着。他們在院子裡生了火,一同坐着;彼得也坐在他們中間。有一個使女看見彼得坐在火光裡,就定睛看他,說:『這個人素來也是同那人一夥的。』彼得卻不承認,說:『女子,我不認得他。』」(路加福音二十二54-57)

為甚麼彼得會衝動地不認耶穌?原來「感知」(perception)訊息傳達是透過兩種獨立的管道:一是直上「大腦皮質」去分析問題;二是經由丘腦到達「杏仁核」(amygdala),但這「杏仁核」管道老是趕在「大腦皮質」慢吞吞的思考過程之前,就輕率地「騎劫」了決定情緒意義,並啟動了腦部其他部份的運作。 所以彼得在危急關頭下,便不經大腦、衝動地否認主,或許他認為「否認便沒有事了」。

衝動的行為會帶來一連串的連環反應,首先是剌激內分泌系統及交感神經系統,然後釋放「腎上腺素」、令心跳加速和呼吸加速(好使身體獲得更多氧氣和能量);同時消化系統操作減慢,血液轉向肌肉引致口乾,五官及腦部亦會提高警覺。所以難怪彼得在「備戰」情緒影響之下、連續兩次的再不認主(路加福音二十二58–62)。

專家提醒我們,當面臨衝動的時刻,可以心中數五下,或平靜地等五秒,讓「大腦皮質」有機會去分析問題,衝動機會便自然下降。其實二千多年前雅各已經向我們提供這教導:「但你們各人要快快的聽、慢慢的說、慢慢的動怒」(雅各書一19)

所以,倘若上司認為你能力,讓你擔起一個大項目,但他安排兩位精英同事協助你,你會衝動的認為上司其實在監視你嗎?又如果近日上司對你呈上的批核文件愈來愈要求高,你會衝動的認為他在針對你嗎?有人當眾罵你,你會衝動的還擊嗎?

作者:
袁海星博士曾任政府首長級公務員、奧運馬術公司行政總監、管理顧問、大學講師等;他現職香港一間聯營公司總經理。工餘擔任專題演講、義務培訓顧問及撰寫文章等。

他的作品包括:Seven Myths in Career Success、〈事業人生〉、〈生命操練〉、〈專業里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