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個人

受苦節默想(四):避免委身與受苦

20140414_1231823_11267134事奉快樂,令人感恩;不快樂呢?是否上帝啟示我們離開? 其中一種不快樂叫意見不合,或不融洽,在我們平日的事奉裡遇見時,大家會如何處理?也有些人因為預見到這種困難,而不願意投身事奉。或者,我們欠缺了深刻的思考和認知,在聖經裡早有例子。我們一起看看費蘭度牧師(Ajith Fernando)的教導—— 我們這一代堪稱阿司匹林世代(aspirin generation),我們已習慣麻木和避免痛苦。這種態度也潛移默化地影響了我們的事奉,常見的情況是,信徒不會對所屬小組太委身,不會與其他成員太親近。我們若與人保持一定距離,就能避免許多痛苦了。 其實,我們學會讓關係停留在自己可應付的程度,也是無可厚非的。我們要是太投入別人的生活,也許會被他們的問題拖垮自己。然而真正的委身是對別人付出更多,以致自己變得脆弱,容易被所服侍的人傷害。 保羅這樣描述他委身事奉所帶來的壓力:「除了這外面的事,還有為眾教會掛心的事,天天壓在我身上。有誰軟弱,我不軟弱呢?有誰跌倒,我不焦急呢?」(林後十一28- 29)保羅率直坦蕩的事奉態度令他變得脆弱,容易受到傷害。從他對哥林多信徒所說的話,我們可以感受到他的痛苦:「哥林多人哪,我們向你們,口是張開的,心是寬宏的。你們狹窄,原不在乎我們,是在乎自己的心腸狹窄。你們也要照樣用寬宏的心報答我,我這話正像對自己的孩子說的。」(林後六11-13)從他對加拉太信徒所說的話,我們也看到這種脆弱:「我小子啊,我為你們再受生產之苦,直等到基督成形在你們心裡。我巴不得現今在你們那裡,改換口氣,因我為你們心裡作難。」(加四19-20) 當許多信徒提到自己背十架時,都只會談到他們因為持守信仰原則而被逼迫、排斥和歧視等,卻不會談到自己因為委身服侍人而背十架,例如在忙碌中幫助人以致身心疲乏,或要承受被別人傷害,仍繼續去愛他們的那種痛苦。不論任何國籍與文化的信徒,都要因為委身服侍人而承受痛苦。 (以上節錄自《迎向甘苦的服侍》第128-131頁)

購買書籍

紙本書 GoogleBook
Readmoo 恩道電子書
知書 Kobo
Kindle 漢語聖經協會
微讀書城 文宇宙
Logos Faithlife

「得力閱讀App」下載

Apps Store Google Play Store 安卓平台

受苦節默想(三):羞辱與榮耀

20140413_950160_36757832生活上,我們或者承受很多困難和痛苦,如果這些血汗帶來光榮和尊重,或者較容易讓人接受。如果是換來眾人的不明白、誹謗,甚至羞辱呢?有誰還甘心樂意繼續付出,任羞辱加在身上?

耶穌正演繹了這個故事,他為救贖使命而受苦,卻嘗到羞辱。今天在我們生活之中,有否因為受辱而惱怒,甚至放下使命?蘭度牧師(Ajith Fernando)帶領我們如此思索——

基督徒最難承受的苦難之一,是要忍受羞辱。我現時靈修正在讀約伯記。當讀到約伯四位朋友的說話時,我嘗試代入約伯的處境,我發現約伯所受的羞辱,實在讓人難以忍受!我們受苦時,若有人明白我們的犧牲、欣賞我們的付出,這犧牲會稍為容易承受。但別人若認為我們受苦是因為愚蠢,或因犯錯而自招懲罰(我們卻不認為是自己做錯),這犧牲就更難以承受了。

希伯來書十三章12至13節說,耶穌是我們受辱時當效法的榜樣:「所以,耶穌要用自己的血叫百姓成聖,也就在城門外受苦。這樣,我們也當出到營外,就了他去,忍受他所受的凌辱。」我們永遠不要忘記,就如基督藉著羞辱的死亡為我們成就救恩,服侍主的人同樣要面對羞辱。

保羅說:「我們這至暫至輕的苦楚,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林後四17)事實上,他在哥林多後書列出的許多受苦經歷,包括這段經文所列出的(8至16節),都顯示他受了很大的苦楚。然而,相對於那預留給我們的榮耀,即使這很大的苦楚也只能被形容為「至暫至輕的苦楚」。

思想將來得享的榮耀,能在兩方面幫助我們。第一,我們沒理由為那些惡人的成功感到苦澀;第二,我們被驅動要付上事奉的代價。我們若不教導信徒認識天堂、地獄與審判,那麼,假如只有少數信徒願意付上事奉的代價,就不足為奇了。如有金錢和妥善的計劃,我們可以有大型的建設,卻無法建立一支願意事奉神、付代價去收割永恆莊稼的軍隊。

(以上節錄自《迎向甘苦的服侍》第85-88頁)

購買書籍

紙本書 GoogleBook
Readmoo 恩道電子書
知書 Kobo
Kindle 漢語聖經協會
微讀書城 文宇宙
Logos Faithlife  

「得力閱讀App」下載

Apps Store Google Play Store 安卓平台

受苦節默想(二):一同受苦

20140412_1432987_69573595現代人往往將痛苦描述為沒有價值,但在基督信仰裡,受苦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正因為我們經常希望自己「常常喜樂」,就更應該認真反思——苦難,讓我們靠近基督。 你渴望在苦難裡更深經驗上帝的同在嗎?齊來看看費蘭度牧師(Ajith Fernando)給我們的教導—— 保羅在歌羅西書一章24 節,提出我們在苦難裡能有喜樂的兩個原因:「現在我為你們受苦,倒覺歡樂;並且為基督的身體,就是為教會,要在我肉身上補滿基督患難的缺欠。」保羅喜樂的第一個原因,是他能補滿基督患難的缺欠;第二,他是為教會的緣故而受苦。 基督是一位受苦的救主,我們若要跟隨祂或,效法祂,就必須像祂一樣受苦。在另一段經文裡,保羅表達了這種欲望:「使我認識基督,曉得他復活的大能,並且曉得和他一同受苦,效法他的死。」(腓三10)彼得.歐布瑞恩(Peter O’Brien)指出,保羅是在此說明,信徒經歷基督復活的大能以及與祂一同受苦,是在不同層面上認識基督。 在腓立比書三章10 節,保羅用了大家所熟悉的詞彙koino–nia,直譯是「受苦的團契」(the fellowship of his sufferings)。那是一種與基督的深度合一,惟有透過受苦才能體會得到。 享受與基督的親密關係,是世上最甘甜、最讓人滿足的經驗。明白箇中滋味的人,為了深化這種親密關係,即使失去任何東西、要放棄任何事情也在所不計。在中國傳道的宣教士師達能夫婦(John and Betty Stam),1934年被共產黨殺害時年僅27歲和28歲。師達能曾說:「儘管奪去我的所有,但不要奪去我與榮耀之王同行共話的甘甜。」 要是我們渴求與基督建立這種親密關係,也知道受苦能深化這種關係,苦難就失去了它的毒鈎。我們不怕受苦,相反,當苦難臨到時,我們選擇將它轉化為機會,為要成就我們這意願──更靠近基督。 (以上節錄自《迎向甘苦的服侍》第70-73頁)

購買書籍

紙本書 GoogleBook
Readmoo 恩道電子書
知書 Kobo
Kindle 漢語聖經協會
微讀書城 文宇宙
Logos Faithlife

「得力閱讀App」下載

Apps Store Google Play Store 安卓平台

受苦節默想(一):神學盲點?

OLYMPUS DIGITAL CAMERA基督為我們釘身受死了,你的人生快樂嗎? 今天的媒體常鼓吹快樂人生,基督徒也常把「喜樂」掛在口邊,這樣似乎很美好。然而,我們一味追尋喜歡時,會否失落了基督教一些最基本的元素?如果我們的人生就是學效基督,基督一生都在經歷苦楚,那我們應該以喜樂還是受苦為人生目標?在你心裡有一套關於苦難的神學觀嗎? 趁復活節臨近,齊來看看費蘭度牧師(Ajith Fernando)給我們的教導—— 我認為西方教會最嚴重的神學盲點之一,是對苦難的了解殘缺不全;對於如何避免受苦和面對傷害,卻似乎有許多反思。我們有不少關於如何避免受苦及治療傷痛的教導,但是對苦難神學的教導卻嫌不足。我們沒有教導信徒明白,為何跟隨基督的人應當預期要受苦,以及為何苦難對靈命健康成長是如此重要。因此,大家只是從負面角度看苦難。 直至目前為止,我尚未在這裡引述任何經文,若要引述的話,就要引用整卷哥林多後書了。經文一開首就提到保羅及其同伴經歷了大苦難:「弟兄們,我們不要你們不曉得,我們從前在亞西亞遭遇苦難,被壓太重,力不能勝,甚至連活命的指望都絕了,自己心裡也斷定是必死的」(林後一8-9 上)。在這封書信裡,我們找到另有五處提及苦難(林後四8-12,六4-5、8-10,十一23-28、32-33)。保羅在這封書信裡提及他肉體上的一根刺,形容那是「撒但的差役要攻擊我」(林後十二1-10)。 儘管這些經文都聚焦於苦難,但哥林多後書最突出的主題是「榮耀的事奉:保羅以傳道為樂」(The Glory of the Ministry: Paul’s Exultation in Preaching),這是羅伯遜(A.T. Robertson)就這封書信所寫的釋經書的名稱。保羅有一套苦難神學,幫助他在一切苦難中看到一絲盼望。例如他求神除去他肉體上那根刺,但禱告未蒙應允,他就為這個經歷作結論,說:「因我甚麼時候軟弱,甚麼時候就剛強了。」(林後十二10 下) 建基於聖經的苦難神學,能讓信徒產生這種態度。誠如我們早前所說,世上最快樂的人並非沒有苦難,他們是不怕苦難。 (以上節錄自《迎向甘苦的服侍》第63-67頁)

購買書籍

紙本書 GoogleBook
Readmoo 恩道電子書
知書 Kobo
Kindle 漢語聖經協會
微讀書城 文宇宙
Logos Faithlife

「得力閱讀App」下載

Apps Store Google Play Store 安卓平台

《心意更新─ 如何調整內心生活》

書名:心意更新—如何調整內心生活
作者:麥哥登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私人天地 ── 就在我們的內心深處,這「花園」是雜草叢生、荒蕪一片,還是鳥語花香、井然有序?人的內在生命混亂失衡,往往帶來焦慮和困擾:有些人會假裝、逃避,外面架著假面具,裡外不一,到一天再撐不了,整個人便頹然崩潰 (sinkhole syndrome)。

作者建議我們從今天開始好好開墾耕耘內心的園地,好好安靜獨處;就如主耶穌一樣,常常退到曠野與父神相交,因而重新得力。讓我們都謙卑在生命的創造主面前靜候休息,重整有條不紊的生活,更新心意

 購買書籍

紙本書GoogleBook
Readmoo恩道電子書
知書Kobo
Kindle漢語聖經協會
微讀書城文宇宙
Logos Faithlife

得力閱讀App」下載

Apps StoreGoogle Play Store安卓平台

《平凡人生.超凡召命:楊錫鏘牧師講道集》

書名:《平凡人生.超凡召命:楊錫鏘牧師講道集》
作者:楊吳靜兒

內容簡介

本書結集作者楊錫鏘牧師在靈光中文堂一些未出版過的講道信息。書名道出人生雖然平凡,但上主的心意和召喚卻是非凡。

作者簡介

楊錫鏘牧師曾為香港執業醫生,後轉修神學,於加拿大維真神學院修畢基督教研究碩士課程。回港後加入中國神學研究院出版部,後亦擔任講師、聖經科教授及校牧等崗位,退休後仍任訪問教授兼榮譽校牧,直至辭世。

楊牧師主要著作有:《回歸——聖言之導引》、《回歸——聖言之陶造》、《回歸——聖言之召喚》、《召命——以生命回應神的召喚》、《楊醫職場靈思:從創造到召命的信仰對話》及四冊原文聖經教科書。楊牧師曾為靈光中文堂的顧問牧師。楊吳靜兒師母是語文導師,女兒思言投身神學教育、頌言從事跨文化服侍。

下載「得力閱讀」APP方法

下載方法介紹Google Play Store
Apps Store安卓平台

直接購買

紙本書GoogleBook

本周優惠 (2021/09/13-09/19)

本周優惠

優惠期至2021年9月19日

與曾叔叔閒聊

曾振錨

現售HK$38

原價HK$83

曾叔叔喜歡在喝咖啡或吃三明治時與心靈年輕的人溝通,講述他周遊中國、亞洲及世界各地的許多經歷,特別是那些鼓舞人心、能激勵我們探索個人心靈之旅的故事。

作者曾振錨是一位專門從事早產兒護理(新生兒科)的醫生。他曾在辛辛那提兒童醫院醫學中心擔任新生兒科主任15年。他發表了400多篇科學文章和研究論文,特別專注於嬰兒及圍產期鈣質和營養的研究。1994年,他回應醫療服務使命的呼召,提早退休,與伙伴共同成立了國際醫療服務機構(Medical Sercices International, MS),服事中國西南地區少數民族的農村。

2004年,他第二次退休,回到他的母會辛辛那提華人教會(他也是該教會的創會長老),致力參與青年事工。從3歲小孩到70歲長者都親切地稱呼曾教授為「曾叔叔」,因為他喜歡聊天,又會講很多他海外旅行的故事。他的飛行里數已達300萬英里,教授過10,000教學時數的英語,特別是教導中國鄉村的小孩子,又有份帶領5,000多人次到中國和東南亞參與短期海外工作。

購買電子書 bit.ly/app-hkcode
(只適用於 iOS/ Android 手機/ 平板 系統)

本周優惠 (2021/05/24-05/30)

本周優惠

優惠期至2021年5月9日

與曾叔叔聊科學

曾振錨

現售HK$48

原價HK$88

曾叔叔喜歡在喝咖啡或吃三明治時與心靈年輕的人溝通,講述他周遊中國、亞洲及世界各地的許多經歷,特別是那些鼓舞人心、能激勵我們探索個人心靈之旅的故事。

購買電子書 bit.ly/app-hkcode
(只適用於 iOS/ Android 手機/ 平板 系統)

本周優惠 (2021/03/15-21)

本周優惠

優惠期至2021年3月21日

織帳篷職場宣教

帕特里克.賴 Patrick Lai

現售HK$38

原價HK$108

本書描述織帳篷作為海外宣教手段之一的來龍去脈。我們稱其為指南,是想為那些對織帳篷事工還不熟悉的人提供有價值的信息,以便他們了解識帳篷事工的概念並能夠置身其中。但它又不只是一本關於織帳篷事工的概述,也是21世紀帶職宣教者的詳盡、實用的指導手冊。

購買電子書 bit.ly/app-hkcode
(只適用於 iOS/ Android 手機/ 平板 系統)

今日好書推介 (2021/03/05)

求正話是——教會中文趣談與辨正

姚志華

App售價
HK$78

溝通的工具是文字或語言,如欲溝通有效、愉快,就須依從文字和語言的規範,否則溝通受阻,甚至人際關係受破壞。「求正話是」的字面意思,就是求正確、談對錯,這是本書的主旨之一。  副題中的「辨正」,意指辨明是非,改正謬誤,這詞正是本書主旨所在。至於「趣談」,意指有趣味的談論。一談起教會中文,一般讀者未必有興趣,其實教會中文存着種種趣怪現象,值得我們探討。我會嘗試用趣味的話題切入,以提升讀者的閱讀興趣。

購買電子書 bit.ly/app-hkcode
(只適用於 iOS/ Android 手機/ 平板 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