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證主」出版

受苦節默想(四):避免委身與受苦

20140414_1231823_11267134事奉快樂,令人感恩;不快樂呢?是否上帝啟示我們離開? 其中一種不快樂叫意見不合,或不融洽,在我們平日的事奉裡遇見時,大家會如何處理?也有些人因為預見到這種困難,而不願意投身事奉。或者,我們欠缺了深刻的思考和認知,在聖經裡早有例子。我們一起看看費蘭度牧師(Ajith Fernando)的教導—— 我們這一代堪稱阿司匹林世代(aspirin generation),我們已習慣麻木和避免痛苦。這種態度也潛移默化地影響了我們的事奉,常見的情況是,信徒不會對所屬小組太委身,不會與其他成員太親近。我們若與人保持一定距離,就能避免許多痛苦了。 其實,我們學會讓關係停留在自己可應付的程度,也是無可厚非的。我們要是太投入別人的生活,也許會被他們的問題拖垮自己。然而真正的委身是對別人付出更多,以致自己變得脆弱,容易被所服侍的人傷害。 保羅這樣描述他委身事奉所帶來的壓力:「除了這外面的事,還有為眾教會掛心的事,天天壓在我身上。有誰軟弱,我不軟弱呢?有誰跌倒,我不焦急呢?」(林後十一28- 29)保羅率直坦蕩的事奉態度令他變得脆弱,容易受到傷害。從他對哥林多信徒所說的話,我們可以感受到他的痛苦:「哥林多人哪,我們向你們,口是張開的,心是寬宏的。你們狹窄,原不在乎我們,是在乎自己的心腸狹窄。你們也要照樣用寬宏的心報答我,我這話正像對自己的孩子說的。」(林後六11-13)從他對加拉太信徒所說的話,我們也看到這種脆弱:「我小子啊,我為你們再受生產之苦,直等到基督成形在你們心裡。我巴不得現今在你們那裡,改換口氣,因我為你們心裡作難。」(加四19-20) 當許多信徒提到自己背十架時,都只會談到他們因為持守信仰原則而被逼迫、排斥和歧視等,卻不會談到自己因為委身服侍人而背十架,例如在忙碌中幫助人以致身心疲乏,或要承受被別人傷害,仍繼續去愛他們的那種痛苦。不論任何國籍與文化的信徒,都要因為委身服侍人而承受痛苦。 (以上節錄自《迎向甘苦的服侍》第128-131頁)

購買書籍

紙本書 GoogleBook
Readmoo 恩道電子書
知書 Kobo
Kindle 漢語聖經協會
微讀書城 文宇宙
Logos Faithlife

「得力閱讀App」下載

Apps Store Google Play Store 安卓平台

受苦節默想(三):羞辱與榮耀

20140413_950160_36757832生活上,我們或者承受很多困難和痛苦,如果這些血汗帶來光榮和尊重,或者較容易讓人接受。如果是換來眾人的不明白、誹謗,甚至羞辱呢?有誰還甘心樂意繼續付出,任羞辱加在身上?

耶穌正演繹了這個故事,他為救贖使命而受苦,卻嘗到羞辱。今天在我們生活之中,有否因為受辱而惱怒,甚至放下使命?蘭度牧師(Ajith Fernando)帶領我們如此思索——

基督徒最難承受的苦難之一,是要忍受羞辱。我現時靈修正在讀約伯記。當讀到約伯四位朋友的說話時,我嘗試代入約伯的處境,我發現約伯所受的羞辱,實在讓人難以忍受!我們受苦時,若有人明白我們的犧牲、欣賞我們的付出,這犧牲會稍為容易承受。但別人若認為我們受苦是因為愚蠢,或因犯錯而自招懲罰(我們卻不認為是自己做錯),這犧牲就更難以承受了。

希伯來書十三章12至13節說,耶穌是我們受辱時當效法的榜樣:「所以,耶穌要用自己的血叫百姓成聖,也就在城門外受苦。這樣,我們也當出到營外,就了他去,忍受他所受的凌辱。」我們永遠不要忘記,就如基督藉著羞辱的死亡為我們成就救恩,服侍主的人同樣要面對羞辱。

保羅說:「我們這至暫至輕的苦楚,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林後四17)事實上,他在哥林多後書列出的許多受苦經歷,包括這段經文所列出的(8至16節),都顯示他受了很大的苦楚。然而,相對於那預留給我們的榮耀,即使這很大的苦楚也只能被形容為「至暫至輕的苦楚」。

思想將來得享的榮耀,能在兩方面幫助我們。第一,我們沒理由為那些惡人的成功感到苦澀;第二,我們被驅動要付上事奉的代價。我們若不教導信徒認識天堂、地獄與審判,那麼,假如只有少數信徒願意付上事奉的代價,就不足為奇了。如有金錢和妥善的計劃,我們可以有大型的建設,卻無法建立一支願意事奉神、付代價去收割永恆莊稼的軍隊。

(以上節錄自《迎向甘苦的服侍》第85-88頁)

購買書籍

紙本書 GoogleBook
Readmoo 恩道電子書
知書 Kobo
Kindle 漢語聖經協會
微讀書城 文宇宙
Logos Faithlife  

「得力閱讀App」下載

Apps Store Google Play Store 安卓平台

受苦節默想(二):一同受苦

20140412_1432987_69573595現代人往往將痛苦描述為沒有價值,但在基督信仰裡,受苦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正因為我們經常希望自己「常常喜樂」,就更應該認真反思——苦難,讓我們靠近基督。 你渴望在苦難裡更深經驗上帝的同在嗎?齊來看看費蘭度牧師(Ajith Fernando)給我們的教導—— 保羅在歌羅西書一章24 節,提出我們在苦難裡能有喜樂的兩個原因:「現在我為你們受苦,倒覺歡樂;並且為基督的身體,就是為教會,要在我肉身上補滿基督患難的缺欠。」保羅喜樂的第一個原因,是他能補滿基督患難的缺欠;第二,他是為教會的緣故而受苦。 基督是一位受苦的救主,我們若要跟隨祂或,效法祂,就必須像祂一樣受苦。在另一段經文裡,保羅表達了這種欲望:「使我認識基督,曉得他復活的大能,並且曉得和他一同受苦,效法他的死。」(腓三10)彼得.歐布瑞恩(Peter O’Brien)指出,保羅是在此說明,信徒經歷基督復活的大能以及與祂一同受苦,是在不同層面上認識基督。 在腓立比書三章10 節,保羅用了大家所熟悉的詞彙koino–nia,直譯是「受苦的團契」(the fellowship of his sufferings)。那是一種與基督的深度合一,惟有透過受苦才能體會得到。 享受與基督的親密關係,是世上最甘甜、最讓人滿足的經驗。明白箇中滋味的人,為了深化這種親密關係,即使失去任何東西、要放棄任何事情也在所不計。在中國傳道的宣教士師達能夫婦(John and Betty Stam),1934年被共產黨殺害時年僅27歲和28歲。師達能曾說:「儘管奪去我的所有,但不要奪去我與榮耀之王同行共話的甘甜。」 要是我們渴求與基督建立這種親密關係,也知道受苦能深化這種關係,苦難就失去了它的毒鈎。我們不怕受苦,相反,當苦難臨到時,我們選擇將它轉化為機會,為要成就我們這意願──更靠近基督。 (以上節錄自《迎向甘苦的服侍》第70-73頁)

購買書籍

紙本書 GoogleBook
Readmoo 恩道電子書
知書 Kobo
Kindle 漢語聖經協會
微讀書城 文宇宙
Logos Faithlife

「得力閱讀App」下載

Apps Store Google Play Store 安卓平台

受苦節默想(一):神學盲點?

OLYMPUS DIGITAL CAMERA基督為我們釘身受死了,你的人生快樂嗎? 今天的媒體常鼓吹快樂人生,基督徒也常把「喜樂」掛在口邊,這樣似乎很美好。然而,我們一味追尋喜歡時,會否失落了基督教一些最基本的元素?如果我們的人生就是學效基督,基督一生都在經歷苦楚,那我們應該以喜樂還是受苦為人生目標?在你心裡有一套關於苦難的神學觀嗎? 趁復活節臨近,齊來看看費蘭度牧師(Ajith Fernando)給我們的教導—— 我認為西方教會最嚴重的神學盲點之一,是對苦難的了解殘缺不全;對於如何避免受苦和面對傷害,卻似乎有許多反思。我們有不少關於如何避免受苦及治療傷痛的教導,但是對苦難神學的教導卻嫌不足。我們沒有教導信徒明白,為何跟隨基督的人應當預期要受苦,以及為何苦難對靈命健康成長是如此重要。因此,大家只是從負面角度看苦難。 直至目前為止,我尚未在這裡引述任何經文,若要引述的話,就要引用整卷哥林多後書了。經文一開首就提到保羅及其同伴經歷了大苦難:「弟兄們,我們不要你們不曉得,我們從前在亞西亞遭遇苦難,被壓太重,力不能勝,甚至連活命的指望都絕了,自己心裡也斷定是必死的」(林後一8-9 上)。在這封書信裡,我們找到另有五處提及苦難(林後四8-12,六4-5、8-10,十一23-28、32-33)。保羅在這封書信裡提及他肉體上的一根刺,形容那是「撒但的差役要攻擊我」(林後十二1-10)。 儘管這些經文都聚焦於苦難,但哥林多後書最突出的主題是「榮耀的事奉:保羅以傳道為樂」(The Glory of the Ministry: Paul’s Exultation in Preaching),這是羅伯遜(A.T. Robertson)就這封書信所寫的釋經書的名稱。保羅有一套苦難神學,幫助他在一切苦難中看到一絲盼望。例如他求神除去他肉體上那根刺,但禱告未蒙應允,他就為這個經歷作結論,說:「因我甚麼時候軟弱,甚麼時候就剛強了。」(林後十二10 下) 建基於聖經的苦難神學,能讓信徒產生這種態度。誠如我們早前所說,世上最快樂的人並非沒有苦難,他們是不怕苦難。 (以上節錄自《迎向甘苦的服侍》第63-67頁)

購買書籍

紙本書 GoogleBook
Readmoo 恩道電子書
知書 Kobo
Kindle 漢語聖經協會
微讀書城 文宇宙
Logos Faithlife

「得力閱讀App」下載

Apps Store Google Play Store 安卓平台

好書分享 – 《甘甜勝蜜》

舊約聖經就像是一個旅程,帶領人前往一個目的地 —— 耶穌基督。這趟旅程非常遙遠,轉角彎道曲折不斷。……但不管你什麼時候加入這趟旅程 —— 在一開始、中途或旅程快結束時,旅程的方向永遠一樣。這就是神帶領祂的百姓走向彌賽亞 —— 拿撒勒人耶誕的故事。這是一個不斷行動前進的旅程。耶穌是目的地,舊約所傳誦的故事將由耶穌總結完成。(P. 17 – 18)


書名:《甘甜勝蜜—好好傳講舊約》
作者:基斯杜化‧萊特 Christopher J. H. Wright

比蜜甘甜 比精金可羨慕

有許多傳道者避開傳講舊約聖經,以為它相較於新約聖經,不但過時老舊,而且難以理解或加以詮釋得清楚。然而另一方面又有些人雖然經常傳講舊約,卻未能合宜正確地處理經文,以至於只講述些規則條文,或是舉出些所謂可作為引攝的屬靈功課而已。萊特博士於是以此書勸勉傳道之人千萬不可因此忽視傳講舊約聖經,因為它是神的話,不但為我們的信仰立下根基,也是耶穌所研讀所使用的經書!它記錄了從創世到新造這則宏偉聖經故事最早先的部分,而且也正因為它是領向基督這目的地的一段旅程,所以事實上也成了我們自身故事的一部分。
作者在幫助你我看見為何有必要傳講舊約聖經的緣由之後,接著指引讀者如何看待處理經書中各式各樣不同的文體。他藉著細節的核對、習題的作業,以及他本人講章大綱的整理,引導讀者依序從歷史書、律法書、先知書、詩篇,以及智慧文學走過整本舊約聖經,誠然是為凡委身於真心想傳講聖經之人一部非常實際好用的指南手冊。
購買書籍
紙本書 Google Book
Readmoo 恩道電子書
知書 Kobo
Kindle 漢語聖經協會
微讀書城 文宇宙
Logos Faithlife

「得力閱讀App」下載

Apps Store Google Play Store 安卓平台

《甘甜勝蜜 — 好好傳講舊約》

書名:《甘甜勝蜜—好好傳講舊約》
作者:基斯杜化‧萊特 Christopher J. H. Wright

比蜜甘甜 比精金可羨慕

有許多傳道者避開傳講舊約聖經,以為它相較於新約聖經,不但過時老舊,而且難以理解或加以詮釋得清楚。然而另一方面又有些人雖然經常傳講舊約,卻未能合宜正確地處理經文,以至於只講述些規則條文,或是舉出些所謂可作為引攝的屬靈功課而已。萊特博士於是以此書勸勉傳道之人千萬不可因此忽視傳講舊約聖經,因為它是神的話,不但為我們的信仰立下根基,也是耶穌所研讀所使用的經書!它記錄了從創世到新造這則宏偉聖經故事最早先的部分,而且也正因為它是領向基督這目的地的一段旅程,所以事實上也成了我們自身故事的一部分。
作者在幫助你我看見為何有必要傳講舊約聖經的緣由之後,接著指引讀者如何看待處理經書中各式各樣不同的文體。他藉著細節的核對、習題的作業,以及他本人講章大綱的整理,引導讀者依序從歷史書、律法書、先知書、詩篇,以及智慧文學走過整本舊約聖經,誠然是為凡委身於真心想傳講聖經之人一部非常實際好用的指南手冊。

購買書籍

紙本書 GoogleBook
Readmoo 恩道電子書
知書 Kobo
Kindle 漢語聖經協會
微讀書城 文宇宙
Logos Faithlife

「得力閱讀App」下載

Apps Store Google Play Store 安卓平台

心意更新5

如何調整內心生活?
必須除掉這個習慣性的紛亂模式,否則我們的私人天地就完全走樣。我們必須控制與善用自己的時間。
撮錄自《心意更新》

書名:心意更新—如何調整內心生活
作者:麥哥登

我們深信閱讀能讓心靈得力!

齊來閱讀好書,反思門徒身份和召命;
齊來持續學習,建立內在健康生命;發揮正面影響力!

購買書籍

紙本書GoogleBook
Readmoo恩道電子書
知書Kobo
Kindle漢語聖經協會
微讀書城文宇宙
Logos Faithlife

得力閱讀App」下載

Apps StoreGoogle Play Store安卓平台

心意更新4

如何調整內心生活?
被召者的質素包括了明白管家的職份、知道自己的身份、正確地透視自己的角色,和不變的委身。
撮錄自《心意更新》

書名:心意更新—如何調整內心生活
作者:麥哥登

我們深信閱讀能讓心靈得力!

齊來閱讀好書,反思門徒身份和召命;
齊來持續學習,建立內在健康生命;發揮正面影響力!

購買書籍

紙本書GoogleBook
Readmoo恩道電子書
知書Kobo
Kindle漢語聖經協會
微讀書城文宇宙
Logos Faithlife

得力閱讀App」下載

Apps StoreGoogle Play Store安卓平台

心意更新3

如何調整內心生活?
野心家都有一個共通之處:他們永不會享受一個寧靜的,有條理的內心世界。他們主要的目的都是外在、物質和可量度的,其他都是不真確的,都是沒意義的。
撮錄自《心意更新》

書名:心意更新—如何調整內心生活
作者:麥哥登

我們深信閱讀能讓心靈得力!

齊來閱讀好書,反思門徒身份和召命;
齊來持續學習,建立內在健康生命;發揮正面影響力!

購買書籍

紙本書GoogleBook
Readmoo恩道電子書
知書Kobo
Kindle漢語聖經協會
微讀書城文宇宙
Logos Faithlife

得力閱讀App」下載

Apps StoreGoogle Play Store安卓平台

心意更新2

如何調整內心生活?
倘若我的私人天地有條不紊,那是由於我認定:內在的靈性世界必須駕馭外面的活動。
撮錄自《心意更新》

書名:心意更新—如何調整內心生活
作者:麥哥登

This image has an empty alt attribute; its file name is miriam_心意更新_1.png

我們深信閱讀能讓心靈得力!

齊來閱讀好書,反思門徒身份和召命;
齊來持續學習,建立內在健康生命,發揮正面影響力!

購買書籍

紙本書GoogleBook
Readmoo恩道電子書
知書Kobo
Kindle漢語聖經協會
微讀書城文宇宙
Logos Faithlife

得力閱讀App」下載

Apps StoreGoogle Play Store安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