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育兒

小兒尿褲子的啟示

child-345523_1280今天問兒子:「我們搬來搬去,對你有甚麼影響?」

「不開心,因為我們來了泰國。」

到泰國的時候,小兒才七歲,本以為小孩子適應力強,沒想到,全家最難融入新環境的竟然是最小這個。

眾多客觀的因素都可能成為小兒埋怨的理由:炎熱的天氣、語言不通、學校裡沉悶且缺乏效率的教學活動、沒有玩伴、公廁地板濕漉漉(他認為不乾淨)、食物辛辣、街道旁的垃圾桶發出惡臭、蚊蟲叮咬……最讓我哭笑不得的是,剛入學那週,他嫌學校廁所地板濕,寧願尿在褲子上也不願去洗手間,結果老師要帶他去買一條新校服褲!

我們沒辦法改變小兒固執的性格,但是可以提供一個解讀的新角度,教他解決問題的方法,協助他從反復練習中養成新習慣。

事實上,小兒尿濕了褲子,也覺得害羞,一週以後就乖乖地去廁所解決了。現在他還是不喜歡濕漉漉的廁所,但是接受程度大大提高了;偶爾還會說「泰國這個『死』地方」,但也愛上了路邊簡陋的珍珠奶茶、伊斯蘭甜薄餅、鄰居大嬸的燒肉炒飯。此外,榮升爸爸的足球班助教,在寬敞的客廳裡踩著滑板,自如穿梭於茶几與沙發之間,以及盼望一年一度的自學成績優越獎──入住一晚酒店等等,都給他的生活添加了色彩。

我們因泰國感恩,因為較為落後的新環境,迫使天生「港童」性格的小兒突破一成不變的生活習慣,擴大了他的疆界。

其實適應與否取決於你的態度與想法。

異文化宣教在香港推了很多年,各式各樣的短宣隊也出了不少,但是真正願意或敢於連根拔起、突破港人生活框框,過一種不方便、沒保障、簡樸、犧牲事業成就的宣教生活的人卻不多,特別是有兒有女的中產基督徒家庭,更難作出選擇。

其中一個原因正像小兒以為乾地板才是乾淨一樣,我們被香港的文化習慣框住了,以為事業有成、隨意消費、送兒女讀名校、退休有保障等等才是合理的人生。所以我們用盡了全力過這種生活,再也無暇、無力、亦無心為神的緣故做出信心的選擇了。

在美國認識很多宣教家庭,都是帶著好幾個孩子的,他們去的甚至是非洲、印度、孟加拉等更落後的地方。他們為甚麼做得到?因為沒有像我們那樣,認為人生「一定」要擁有這個那個,而是懂得不為明天憂慮。

作者:
韓昱,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中文教師。1996-2000於泰國北部鄉村宣教,與夫李偉良(《還我教會》作者)合著《在大地畫窗》,記錄宣教生活點滴,榮獲2000年基督教湯清文藝獎推薦獎。現為香港中國信徒佈道會雙職宣教士,一家四口在泰國南部宣教。

帶著書走

book-436508_1280我們一家四口,走走停停,每到一個地方總會加入一個群體(教會),又建立一個群體(牧養新生)。告別的時候,似是孤單上路;但落了腳,旋即又聚集一班新朋友。

兩個孩子自小就要跟著我們參加各種各樣的教會聚會,或接待各種各樣的人到家裡聚會、談心、吃飯、留宿等。他們在這些場合中總不會是主角,卻也不會亂吵論鬧,只要有一本書在手,就可以自得其樂。

孩子出生頭四年是大人讀書給孩子聽,進入第五年,是伴讀,第六年,他們就像一匹脫韁的野馬,飛馳於文海的原野。女兒五歲剛到美國,還不太會英語,就捧著厚厚的插圖版《西遊記》,坐在馬桶上一字一句地讀起來,雖然每頁都圈了十幾個不懂的字詞,但無礙於理解故事大意,精彩的情結吸引她看完一套又一套插圖故事書。那時她已經懂得,書能把她帶進另一個世界。

五歲的時候,兒子只著迷於自然科學和天文書,家附近圖書館的同類書籍都被他逐本啃過了,就要帶他到遠一點的圖書館去。那時我家每星期必到的地方除了教會就是圖書館。而且美國的圖書管體系相當完善,資源充足,一次可以搬幾十至一百本書回家,所以家里就有個常新的小圖書館,餵大了兩個小家伙的胃口。

三年前搬到了泰國,根本找不到像樣的圖書館,英文書籍更是寥寥無幾。感謝神,Kindle電子書正開始流行,在弟兄姐妹的愛心支持下,兩兒一人一個,能繼續從網上購買或借閱書籍。就像魚兒離不開水,他倆也離不開Kindle了。

不管到哪裡,只要有圖書館,我們一定帶孩子去逛,參觀圖書館是他們的至愛。香港、上海、深圳的中央圖書館都有他們屁股壓過的痕迹。

美國的圖書館給了兩個孩子許多美好的回憶,但再回去的機會渺茫。不過,香港是他們的家,感謝神,這兒也有他們喜愛的巢,一年一度,他們可以舒舒服服地蜷縮在那兒一整天,讓書香從指間一頁頁飄過,讓書扉帶他們肆意穿梭於另一個時空。

作者:
韓昱,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中文教師。1996-2000於泰國北部鄉村宣教,與夫李偉良(《還我教會》作者)合著《在大地畫窗》,記錄宣教生活點滴,榮獲2000年基督教湯清文藝獎推薦獎。現為香港中國信徒佈道會雙職宣教士,一家四口在泰國南部宣教。

失了安定,得了眼界

sunset-552離了香港這個「家」,失了安定,孩子卻大大開了眼界。

作為家長,最擔心的是孩子的教育問題。我們又何嘗不呢?首先是兩文三語。到美國時,兒女都在學語言的黃金年齡,很快就變成了「英語人」,他們要掙扎的反而是中文。依據目前的發展趨勢,中文是不能放棄的,加上外子和我都是中文老師,更不希望兒女目不識丁。經過堅持不懈的家教及每年暑假回內地的短期沉浸,現在他們基本上達到小四、小五的程度,雖比不上香港的孩子,但總算沒交白卷。孩子在國內上過三間平民學校,無須昂貴費用,都是上帝開路預備的,為此我們獻上無盡的感恩。

從美國到泰國,兩個孩子經歷了極大的落差。尤其是第一年,沒朋友,語言不通,感到自己從優等生變成了傻瓜,每每觸及這個話題,都會黯然落淚,當媽的也戚戚然。不過這只是個過程,現在他們懂三文四語。多一種語言,就能打開一個新天地,能享受到飛越語言障礙的自由與自豪感。

離了香港這個緊箍沉重的教育系統,兩個孩子賺了一大把課餘時間。他們養成了大量閱讀的習慣,到哪兒都是書不離手。遨遊書海,逍遙自在,不知不覺間已拜訪了無數個彼岸,擷拾了各種奇珍異寶。偶爾聽到他們對作品的評價,不僅能提綱挈領,還不乏鮮明的個人品味。

除了閱讀外,好動的外子總是想盡辦法,讓孩子們善用課餘時間參加各種運動。游泳、足球、獨木舟、滑浪風帆、滑雪、溜冰、滑板、浮潛、攀石、踏單車,兩個孩子都會玩,對其中幾項還會感到自豪。不要誤會,他們學這些都沒花太多錢,不是自學,就是參加有政府資助的興趣班。為了這一切,我們常常教孩子感恩。

到處跑,暢游過的地方自然不少。在美國,孩子們有機會一覽奇偉的大峽谷、仙境般的黃石公園。橫跨美國遷移的途中,一整星期露宿在山巔雪地。在山澗溪邊,他們一次又一次親手支搭起廉價小帳篷,點起裊裊炊煙,烤媽媽親手醃製的豬扒雞翅,配上兩片方包,樂此不疲。在泰國,最吸引的活動是浮潛,跟著大哥哥姐姐們福音旅遊,盡覽海底奇麗。在中國大陸,沒有怎麼遊玩,但住過南京、上海、深圳,體驗了不少祖國風情。

去的地方多,處過的人種也更多。大陸同胞、台灣同胞、埃及人、泰國人、美國白人黑人墨西哥人ABC;無神論者、佛教徒、基督徒、回教徒,孩子們都處過。他們學習理解不同的人、不同的文化,學習適應、包容、欣賞、取長補短。不知道這種超越地界種族的經歷會怎樣影響他們的未來,但至少他們知道世界是上帝造的,世人都要敬拜神。

可幸,回到香港,這裡仍是他們的家。

作者:
韓昱,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中文教師。1996-2000於泰國北部鄉村宣教,與夫李偉良(《還我教會》作者)合著《在大地畫窗》,記錄宣教生活點滴,榮獲2000年基督教湯清文藝獎推薦獎。現為香港中國信徒佈道會雙職宣教士,一家四口在泰國南部宣教。

失了友伴,學會了珍惜

1164637_28997352過去十年,我家頻繁遷徙,加上沒有固定豐饒的收入,對兩個幼齡的孩子到底有甚麼影響?

他們的確失去了很多!

「Jessica」,這個名字是長女從五歲一直唸到十二歲的,是女兒在美國結交的第一位好朋友,是她心目中無人替代的知交。那時女兒才五歲,但她對「朋友」的要求及認知,比許多同齡的孩子來得鮮明與深刻:「我們是那種會狠狠地吵架,但吵完會更愛對方的朋友!」兩年後為了實習,我們搬家,女兒被迫告別Jessica。雖然安慰說以後互相探訪、網上聯絡,但是時移勢易,這個名字最終只成了回憶。

初到泰國,語言不通,七歲的小兒本來就不善交際,加上在學校裡遇到跟他一樣不懂人情世故的男孩們,結果就落得個被欺負、受嘲弄的角色。為了保護自己,在校園他總是獨自一人,埋首電子書。當然他也不是逆來順受之輩,久不久身上會掛點彩回家,我們就教訓、安慰加指點,期待他下回能正確處理。

旁人可能會可憐我們的孩子,我這做母親的,也要慎防掉進自憐的陷阱。孩子孤單難過的時候,就跟他們一起過,告訴他們這些都是人生必經的,教他們倚靠耶穌,跟耶穌做朋友,愛不可愛的人。語言不通,學習不像以前得心應手,就教他們忍耐,跟他們分享我們是怎麼經歷的,誇他們比父母做得好多了。

感謝神的是,兩個孩子都明白了友誼不是必然的,學會了珍惜。前兩年女兒在國內小學插班一個月,遇到了友善的老師與同學,她會主動安排回去探望他們,帶小禮物送給他們,以表謝意,還想辦法把福音帶給他們。兒子也跟香港的堂兄妹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每年回港都珍而重之,放學後盡快完成作業,好跟他們一起晚膳、一起玩。

在泰國三年,捱過了當啞巴的階段,女兒結交了新朋友,兒子換了一班新同學,校園生活也快樂多了。

生命本來就是一次航海之旅。天爽氣清時固然舒暢,遇到風暴也是在所難免。既然有了困難,就教孩子如何面對。他們比在溫室的孩子早點堅軔、早點成熟!

作者:
韓昱,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中文教師。1996-2000於泰國北部鄉村宣教,與夫李偉良(《還我教會》作者)合著《在大地畫窗》,記錄宣教生活點滴,榮獲2000年基督教湯清文藝獎推薦獎。現為香港中國信徒佈道會雙職宣教士,一家四口在泰國南部宣教。

齊來愛家(十):給父母妙計錦囊

OLYMPUS DIGITAL CAMERA現代都市裡的承子都很聰明,有不少文章都指出,孩子懂得測試成人容忍的底線,而作出相應行動。父母面對這樣聰明的孩子,怎能夠不學會一點「計策」來自保?以下文章,就為大家提供三個不可或缺的「錦囊妙計」——

確立教養大前提
教養兒女,父母兩人的共識和同心乃先決條件。聖經箴言三十一章講到賢妻開口就發智慧,舌上有仁慈的教誨,再加上一句「丈夫稱讚」,暗示夫婦兩人有著默契……孫子在論述打仗制勝條件時,把「道」列為五事之首,可見其重要性。所謂「修道而保法」,才能夠成為「能為勝敗之政」。回到教養子女這課題,許多父母不單止沒有明確的理念,常人云亦云看風駛舵,再加上父母兩人之間多有矛盾,結果令兒女無所適從。

由「目標」開始
父母管教子女,首要知道自己希望子女將來成為一個怎樣的人,即是教養子女的目標。但所謂「目標」,仍有總體目標、長遠目標、短期目標的分野,它們相互之間要構成一個整體,形成體系,以便按時分糧,有效施行管教。

舉例說,基督徒父母必須有一個理念,就是相信子女是屬於耶和華上帝,子女的生命目標是活出和活好上帝的性情。父母在這個大前提上若果抓不穩,就必然隨著社會的風氣飄來盪去──潮流興補習,就送子女去補習;潮流興珠心算,就送子女去學珠心算;潮流興遊學,就急不及待送子女去遊學。

生活細節不容忽視
在生活的細節上,父母更加要建立共識,言行一致,並且對子女的要求和管教也切戒互相矛盾。如果想子女活出和活好上帝的性情,那麼在品格培育、思想教化、行為規範及生活習慣四方面,必須有一致的立場,以及具體而周詳的規劃。

……總的來說,父母兩人在管教子女上一定要先達成共識,除了一主一信一洗,還要加上同一個方針理念。除了父母的共識,還要加上子女也明白和認同這個理念,所謂「令民與上同意」的「同意」,也是指父母與子女之間的「同心合意」,以至爺爺奶奶、公公婆婆,甚至家中的外傭也要認同,才可有效教養子女。

(原文載於:天倫樂168期〈教養兒女需共識〉)

齊來愛家(九):讓感恩成為生活

20140626_588373_25380395有時看到車廂裡孩子大吵大鬧,我們便可以想像孩子在家裡是如何被溺寵——不愁衣食,稍遇不順便有傭人(父母)服侍,每件事都是理所當然。怎麼辦呢?最好的方法還是讓孩子學會感恩,告訴他並非每件事都理所當然發生,好處很多,下文作者就總結了——

作為父母,相信大家都不願見到新生代猶如以上所描述的小霸王;因此,我們實在應該撥亂反正,拒絕跟著其他人那樣一味抱怨投訴,反而身體力行實踐感恩,以身作則,培育我們的下一代學會感恩,珍惜身邊的人事物。那麼究竟甚麼是感恩?感恩對我們又有甚麼正面影響?我們又如何在生活中實踐出來呢?

……羅伯‧艾曼斯和邁克‧麥卡洛為感恩下了一個定義,他們認為「感恩」是一份對人生充滿讚歎、感激與及欣賞之情。此外,他們更認為感恩不但是一種生活態度,還是一種心情、道德、習慣、動機、正向的性格特質,甚至是一種個人選擇的生活方式。

為了更加了解感恩對人類生活的正面影響,羅伯‧艾曼斯及其他學者進行了許多系統性研究。其中一些實驗研究很有趣,他們要求參加者分成三組:第一組每天寫下至少五件自己覺得感恩的事情,那些事情可以是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發現身邊一些好人好事、感激別人的幫助等等;第二組每天寫下五件令自己煩厭的事;至於第三組,則可隨意寫下該天發生的事件。結果顯示,每天花時間寫下感恩事的第一組參加者,不單對生命中出現的人和事充滿感激,並且快樂感和正面情緒都比另外的兩個組別高。

……有關感恩的研究更顯示,以上關於感恩的各樣好處,一樣能應用在幼兒甚至是青少年身上。各項研究皆顯示,常常充滿感恩之情、能做出感恩行動的孩子,較少著重物質享受,學習成績更好,亦願意訂立更長遠的人生目標。此外,他們較少經歷因壓力而造成的身體困擾(如頭痛、肚痛等),並相對較喜歡及滿意身邊的家人、朋友和師長。

既然活出感恩對我們的身心有如此正面的益處,我們不妨首先自己身體力行,再與你的伴侶和孩子一起度身訂造屬於自己的生命體驗和活動,持之以恆,定能建立一個常常感恩、喜樂的家庭。

(原文載於:天倫樂169期〈給自己一份祝福〉)

齊來愛家(八):父親好比一棵樹

20140625_1442778_29173597現代家庭裡,孩子物質充裕,但代價往往是失去父親的提攜和教導;而即使父親經常留在家裡,又未必能夠作為模範。或者,我們是時候想想父親的角色如何演,這是令整個家庭快樂圓滿的重要一步,以下這歸文章就引導我們在何處踏出這一步——

曾經讀過一首小詩,詩題叫「父母猶如一棵樹」。真的,父親好比一棵樹,兒女是它的果子。父親若想兒女做人有所成,自己必須先做一棵堅實挺直的樹,更加好像聖經〈詩篇〉第一篇所說的要栽在溪水旁;換句話說,就是要汲取足夠的養分,接受日曬雨淋的洗禮,這樣的樹才可以結出健康的果子。

香港的父親很忙,很少注意自己在做人方面的修養功夫。記住為人父親也要在生命成長方面下苦工,先修身才可以齊家。父母若怠惰於成長,兒女有樣學樣,也會練精學懶,最終一事無成。

好的父親除了以愛心為主導,懂得管教,更要敏銳和體貼兒女的需要。幾年前父親節,香港某報社訪問了逾千青少年,問他們心目中的理想父親,答案是必須具備下述質素:節儉(48%)、樂觀(42%)、仁慈(40%)、忍耐(36%)和誠實(35%)。研究結果很值得我們三思,許多人以為新一代的兒女只懂吃喝玩樂,對父母沒甚麼期望,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誤會。兒女表面上是「hea下hea下」的做人,心底對父母其實是有期許的。父親若要贏得兒女的尊重,首先要贏得他們的心,秘訣在於好好活出他們所期望的質素。

其次,父親也要對兒女有期許、管教和激勵。當有人問文藝復興時期的雕刻家米開朗基羅如何鬼斧神工地完成曠世雕像「大衛」,他只是輕描淡寫的回答說:「大衛本來就在這塊大理石內,我只不過是將不屬於大衛的部分鑿掉而已!」

做父親必須在兒女身上看到他的本來面目。米開朗基羅說得好,正如大衛本來就在大理石內;同樣,我們的兒女都有美好的一面,他們一樣是上帝的精心傑作,使人莫不嘖嘖讚歎。

(原文載於:天倫樂169期〈父親就像一棵樹〉)

齊來愛家(七):孩子出生之後

20140624_1439524_39572577新婚燕爾的二人生活,慢慢過渡至劬勞養育乳燕的歲月,不少夫妻也因此關係轉差,甚至反目。工作的忙碌、為人父母的壓力都是實際在肩頭上的重擔,夫婦倆應該怎樣平衡,才能面面俱到?以下這段文字,便教我們如何調校焦點,維持兩人間的愛意——

孩子出生後,他們摸索如何照顧小孩,又要兼顧工作及家庭,忙碌極了,兩人已許久沒好好傾談,她不時抱怨他沒關心自己,他亦不滿她常囉唆,失卻了從前那份溫柔……

孩子的出生,令夫婦由「二人世界」變為「三人天地」,甚至「多人生活」(例:傭工或其他家庭成員到來幫忙照顧孩子),夫婦須學習分工、平衡家人與自己作為新手父母的關係,乃至訂立生活的優次等。面對每天重複的照顧工序之餘,夫婦可能同時要兼顧日間的工作;隨著孩子漸漸長大,夫婦二人又要為孩子的教育張羅……一浪接一浪的管教任務,叫兩人忙個不停,身心疲乏。

夫婦無論在子女管教、工作及家庭等方面,都要面對兩人間不同程度的分歧和張力,彼此容易將焦點放在子女身上,因而忽略了對方,更容易因管教問題而產生衝突,影響大家在婚姻中的滿足感。

夫婦應明白對方也跟自己一樣面對著壓力,二人更加要同心,互相包容和體恤,並留意自己的言行和情緒對對方的影響,在兩人的關係與孩子之間找到平衡。夫婦宜刻意製造空間,例如邀請家人幫忙看管孩子一個晚上,好讓彼此重拾拍拖約會的心情,藉此增進婚姻關係,不要讓孩子成為兩人的「第三者」。

(原文載於:天倫樂170期〈婚姻的挑戰與出路〉)

孩子沒有選擇?

76877_8199四年前,我們一家四口告別了四年快樂的遊學生活,經大陸、香港,終於落腳於泰國南部的一個小城。在機場候機時,女兒望著包圍我們的近十件行李箱,自豪而又迷惘地說:「媽媽,我們一家就是我們四個人加上這些行李箱。」

是的,我們沒有固定的房產,曾經擁有過一間居屋,但為了到美國進修宣教學,賣了。往後的這八年,為了學習、為了開擴眼界、為了幫助孩子打好中英文的語言基礎、為了宣教,我家往返遷徙不下七八次。每每安頓下來,添置的都是廉價二手傢俱;起程時,能拿走的不過是幾箱行李。

女兒今年十三歲,兒子十一,算起來,他們就讀過的正規學校已經超過了十間!就讀時間由一個月到三年不等。

跟我們一樣九十年代初大學畢業的同輩,大部份都是中產家庭,極度重視兒女教育,自小就把孩子送進名校,傾盡所能培育各種才能,保證生活的各個層面都能配合孩子的學習。他們對我們這樣顛簸漂流、不斷適應新環境、甚至把兩個IQ極高的小孩帶到教育落後的地方上學,感到不可思議。

有人說,孩子不像別家的孩子生活富裕,會自卑。
有人說,孩子頻換環境,會沒有安全感。
有人說,這麼聰明的孩子,沒有完備的學習環境滿足他們,是浪費資質!
有人說,你們這是毀了孩子的前途!

我們知道,我們都知道:孩子成長的條件的確受到了限制。但是我們不相信,不相信這些似乎合理的推論,也絕對不願我們的寶貝落入這種「命運」。

有人說,宣教不是孩子的選擇,你們是在勉強他們!

沒錯,為了回應上帝的呼召,我們選擇拖著孩子跑,而孩子是被動地跟著父母跑。不過,我們相信孩子還有絕對的自由選擇不卑不亢、健康地成長,還有絕對的自由選擇追求知識、發展潛能,我們只要在有限的資源裡為孩子創造機會,剩下的就交托給從不失信的上帝!

作者:
韓昱,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中文教師。1996-2000於泰國北部鄉村宣教,與夫李偉良(《還我教會》作者)合著《在大地畫窗》,記錄宣教生活點滴,榮獲2000年基督教湯清文藝獎推薦獎。現為香港中國信徒佈道會雙職宣教士,一家四口在泰國南部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