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擔‧弘道‧有情》

承擔‧弘道‧有情書名:承擔‧弘道‧有情
作者:周永健
「得力閱讀」優惠:港幣78元

閱讀電子書(iPad/ mini iPad)

內容介紹:
本書為中國神學研究院教授團,誌賀周永健博士於2007年院長榮休時出版的文集,表達對周院長的敬意和愛戴。全書分三大部份,以其題旨《承擔‧弘道‧有情》為書名,收集了周博士任職院長期間撰寫的文章。

「承擔:全心墾拓神學教育」——周院長肩負起上帝所交付的任務,承擔神學教育的理念建構和實踐,奉行「思維全球化,行動本土化」,推動神學教育運動。中國神學研究院在他領導下,不僅校舍有很大的發展,在建立教授團隊、學生人數、課程開拓、經費籌募,以至中國神學教育界的交流上,都清楚看到他努力耕耘的成果。

「弘道:立言為師,立身為牧」——文集收錄多篇周院長曾在國際會議發表的中英論文;英文論文宣讀後已輯錄出版,現才翻譯為中文面世,以饗華文讀者。周院長除了學術方面向有研究外,他也是具學識素養的牧者,文集中有多篇給畢業同學的訓誨,不單對初出茅廬的畢業生大有啟發,對每個事奉主的人都是歷久常新的提醒。文集亦收集了周博士在《聖經報文摘》等不同刊物中,為信徒所關注的聖經問題排疑解惑的短文。

「有情:見賢思齊」——周院長在國際上素享盛名,深受同道愛戴。這不只因為他是一位謙謙君子,謹言慎行,更是由於他待人有恩。文集中也輯錄了一些他的個人剖白,在人生不同階段中的心路歷程,叫我們認識到他有情有義的一面。

願這文集見證周院長一生對神學教育的委身,也盼望激勵新一代神學教育工作者繼續努力,為上帝的國度、為香港、中國及世界各地華人的教會,忠心服侍,彰顯上帝的榮美。

失了安定,得了眼界

sunset-552離了香港這個「家」,失了安定,孩子卻大大開了眼界。

作為家長,最擔心的是孩子的教育問題。我們又何嘗不呢?首先是兩文三語。到美國時,兒女都在學語言的黃金年齡,很快就變成了「英語人」,他們要掙扎的反而是中文。依據目前的發展趨勢,中文是不能放棄的,加上外子和我都是中文老師,更不希望兒女目不識丁。經過堅持不懈的家教及每年暑假回內地的短期沉浸,現在他們基本上達到小四、小五的程度,雖比不上香港的孩子,但總算沒交白卷。孩子在國內上過三間平民學校,無須昂貴費用,都是上帝開路預備的,為此我們獻上無盡的感恩。

從美國到泰國,兩個孩子經歷了極大的落差。尤其是第一年,沒朋友,語言不通,感到自己從優等生變成了傻瓜,每每觸及這個話題,都會黯然落淚,當媽的也戚戚然。不過這只是個過程,現在他們懂三文四語。多一種語言,就能打開一個新天地,能享受到飛越語言障礙的自由與自豪感。

離了香港這個緊箍沉重的教育系統,兩個孩子賺了一大把課餘時間。他們養成了大量閱讀的習慣,到哪兒都是書不離手。遨遊書海,逍遙自在,不知不覺間已拜訪了無數個彼岸,擷拾了各種奇珍異寶。偶爾聽到他們對作品的評價,不僅能提綱挈領,還不乏鮮明的個人品味。

除了閱讀外,好動的外子總是想盡辦法,讓孩子們善用課餘時間參加各種運動。游泳、足球、獨木舟、滑浪風帆、滑雪、溜冰、滑板、浮潛、攀石、踏單車,兩個孩子都會玩,對其中幾項還會感到自豪。不要誤會,他們學這些都沒花太多錢,不是自學,就是參加有政府資助的興趣班。為了這一切,我們常常教孩子感恩。

到處跑,暢游過的地方自然不少。在美國,孩子們有機會一覽奇偉的大峽谷、仙境般的黃石公園。橫跨美國遷移的途中,一整星期露宿在山巔雪地。在山澗溪邊,他們一次又一次親手支搭起廉價小帳篷,點起裊裊炊煙,烤媽媽親手醃製的豬扒雞翅,配上兩片方包,樂此不疲。在泰國,最吸引的活動是浮潛,跟著大哥哥姐姐們福音旅遊,盡覽海底奇麗。在中國大陸,沒有怎麼遊玩,但住過南京、上海、深圳,體驗了不少祖國風情。

去的地方多,處過的人種也更多。大陸同胞、台灣同胞、埃及人、泰國人、美國白人黑人墨西哥人ABC;無神論者、佛教徒、基督徒、回教徒,孩子們都處過。他們學習理解不同的人、不同的文化,學習適應、包容、欣賞、取長補短。不知道這種超越地界種族的經歷會怎樣影響他們的未來,但至少他們知道世界是上帝造的,世人都要敬拜神。

可幸,回到香港,這裡仍是他們的家。

作者:
韓昱,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中文教師。1996-2000於泰國北部鄉村宣教,與夫李偉良(《還我教會》作者)合著《在大地畫窗》,記錄宣教生活點滴,榮獲2000年基督教湯清文藝獎推薦獎。現為香港中國信徒佈道會雙職宣教士,一家四口在泰國南部宣教。

「笑看」職場的樂趣

a-smile-333604偶爾聽聞朋友遇上職場困擾、例如:被老闆責備、被同事「屈」、失去晉升機會、被同事排擠等,一下子不懂如何為他解難。如想不到出路,不如幽默一下自己,實行「笑看」職場。

首先,在「笑看」的背後,我們要認識 「感知」(Perception)只是感覺到的現實(Reality)表面,但未必是事實(Truth)的全部。它可能是受有偏見的前設影響、或個人過份執着;或是受環境、氣氛、煽情的影響;訊息被誇大或被過份渲染;又或是溝通上的誤差、或受誤導而過敏反應。所以,被罵的人不用「對號入座」,真正的對象可能不是你啊!失去升職機會不用失望,可能另有更「筍」的職位等著你呢!

我認為這「笑看」是培養幽默的樂趣,有專家提出:幽默可以提高藝術、科學的創造力,是人際關係的潤滑劑。幽默讓別人看到你的寬宏大量,就會更多的反思自己。這樣一來,就讓「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有人幽默的將「瀟灑」作定義,就是:「善畫者留白、善樂者希聲、善言者忘語、善書者缺筆、大賢者若痴、大智者若愚。」所以人生的所謂「缺乏」其實是上帝讓我們明白生命的豐盛在於其盈或缺,只是我們不懂欣賞而矣。

聖經中也記載耶穌在「特殊環境」下顯出祂的幽默。在迦拿歡樂熱鬧的婚宴中,主人發覺酒喝光了,耶穌從容的以清水變醇酒,除了行神蹟,也化解了主人的尷尬(約翰福音二1-11)。另一次是祂面對文士和法利賽人的質難,他們要用石頭打死行淫的婦人,耶穌卻四兩撥千斤,彎腰在地上畫字,使來勢洶洶的對頭知難而退(約翰福音八11)。又有一次耶穌用糞便來比喻人心中的污穢。他對法利賽人和文士說:豈不曉得凡從外面進入的,不能污穢人,因為不是入他的心,乃是入他的肚腹,又落到茅廁裡。這是說,各樣的食物都是潔淨的;又說:從人裡面出來的,那才能污穢人(馬可福音七18-20)。

有專家認為處境只能影響20%的快樂心情,而一個選擇開心或不開心卻佔40%。所以我們又何必愁眉苦面?不如「笑看」職場,因為「你們要將一切的憂慮卸給神,因為他顧念你們。」(彼得前書五7)

作者:
袁海星博士曾任政府首長级公務員、奧運馬術公司行政總監、管理顧問、大學講師等;他現職香港一間聯營公司總經理。工餘担任專題演講、義務培訓顧問及撰寫文章等。

他的作品包括:Seven Myths in Career Success、〈事業人生〉、〈生命操練〉、〈專業里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