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衝動」有理?

bird-249250_1280很多人同意,衝動是一種對突然發生的事而產生的不理性反應。所以亦有人將衝動與壓力拉上關係,那麼壓力是甚麼?原來壓力是生理或心理受到威脅 所產生的緊張狀態。其中一種「壓力反應」就是衝動。雖然「壓力源」(stressor)的殺傷力是因人而異的,但「壓力」就是「壓力源」與「壓力反應」的組合。對壓力的反應往往源自潛意識下所產生的習慣性(habitual)行為,人的「衝動」其實是對壓力的「慣性反應」。

聖經中一個對「衝動」頗生動的個案是彼得三次不認主的經歷:「他們拿住耶穌,把他帶到大祭司的宅裡。彼得遠遠地跟着。他們在院子裡生了火,一同坐着;彼得也坐在他們中間。有一個使女看見彼得坐在火光裡,就定睛看他,說:『這個人素來也是同那人一夥的。』彼得卻不承認,說:『女子,我不認得他。』」(路加福音二十二54-57)

為甚麼彼得會衝動地不認耶穌?原來「感知」(perception)訊息傳達是透過兩種獨立的管道:一是直上「大腦皮質」去分析問題;二是經由丘腦到達「杏仁核」(amygdala),但這「杏仁核」管道老是趕在「大腦皮質」慢吞吞的思考過程之前,就輕率地「騎劫」了決定情緒意義,並啟動了腦部其他部份的運作。 所以彼得在危急關頭下,便不經大腦、衝動地否認主,或許他認為「否認便沒有事了」。

衝動的行為會帶來一連串的連環反應,首先是剌激內分泌系統及交感神經系統,然後釋放「腎上腺素」、令心跳加速和呼吸加速(好使身體獲得更多氧氣和能量);同時消化系統操作減慢,血液轉向肌肉引致口乾,五官及腦部亦會提高警覺。所以難怪彼得在「備戰」情緒影響之下、連續兩次的再不認主(路加福音二十二58–62)。

專家提醒我們,當面臨衝動的時刻,可以心中數五下,或平靜地等五秒,讓「大腦皮質」有機會去分析問題,衝動機會便自然下降。其實二千多年前雅各已經向我們提供這教導:「但你們各人要快快的聽、慢慢的說、慢慢的動怒」(雅各書一19)

所以,倘若上司認為你能力,讓你擔起一個大項目,但他安排兩位精英同事協助你,你會衝動的認為上司其實在監視你嗎?又如果近日上司對你呈上的批核文件愈來愈要求高,你會衝動的認為他在針對你嗎?有人當眾罵你,你會衝動的還擊嗎?

作者:
袁海星博士曾任政府首長级公務員、奧運馬術公司行政總監、管理顧問、大學講師等;他現職香港一間聯營公司總經理。工餘担任專題演講、義務培訓顧問及撰寫文章等。

他的作品包括:Seven Myths in Career Success、〈事業人生〉、〈生命操練〉、〈專業里程〉等。

帶著書走

book-436508_1280我們一家四口,走走停停,每到一個地方總會加入一個群體(教會),又建立一個群體(牧養新生)。告別的時候,似是孤單上路;但落了腳,旋即又聚集一班新朋友。

兩個孩子自小就要跟著我們參加各種各樣的教會聚會,或接待各種各樣的人到家裡聚會、談心、吃飯、留宿等。他們在這些場合中總不會是主角,卻也不會亂吵論鬧,只要有一本書在手,就可以自得其樂。

孩子出生頭四年是大人讀書給孩子聽,進入第五年,是伴讀,第六年,他們就像一匹脫韁的野馬,飛馳於文海的原野。女兒五歲剛到美國,還不太會英語,就捧著厚厚的插圖版《西遊記》,坐在馬桶上一字一句地讀起來,雖然每頁都圈了十幾個不懂的字詞,但無礙於理解故事大意,精彩的情結吸引她看完一套又一套插圖故事書。那時她已經懂得,書能把她帶進另一個世界。

五歲的時候,兒子只著迷於自然科學和天文書,家附近圖書館的同類書籍都被他逐本啃過了,就要帶他到遠一點的圖書館去。那時我家每星期必到的地方除了教會就是圖書館。而且美國的圖書管體系相當完善,資源充足,一次可以搬幾十至一百本書回家,所以家里就有個常新的小圖書館,餵大了兩個小家伙的胃口。

三年前搬到了泰國,根本找不到像樣的圖書館,英文書籍更是寥寥無幾。感謝神,Kindle電子書正開始流行,在弟兄姐妹的愛心支持下,兩兒一人一個,能繼續從網上購買或借閱書籍。就像魚兒離不開水,他倆也離不開Kindle了。

不管到哪裡,只要有圖書館,我們一定帶孩子去逛,參觀圖書館是他們的至愛。香港、上海、深圳的中央圖書館都有他們屁股壓過的痕迹。

美國的圖書館給了兩個孩子許多美好的回憶,但再回去的機會渺茫。不過,香港是他們的家,感謝神,這兒也有他們喜愛的巢,一年一度,他們可以舒舒服服地蜷縮在那兒一整天,讓書香從指間一頁頁飄過,讓書扉帶他們肆意穿梭於另一個時空。

作者:
韓昱,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中文教師。1996-2000於泰國北部鄉村宣教,與夫李偉良(《還我教會》作者)合著《在大地畫窗》,記錄宣教生活點滴,榮獲2000年基督教湯清文藝獎推薦獎。現為香港中國信徒佈道會雙職宣教士,一家四口在泰國南部宣教。

不作當代的「愚昧人」

soap-bubble-406944_1280在這個「時間荒」的年代,有智慧地管制時間極為重要,否則將會構成工作壓力。有研究指出,一般人每天最少浪費兩小時,情況嚴重。正如聖經所說:「你們要謹慎行事、不要像愚昧人、當像智慧人。要愛惜光陰、因為現今的世代邪惡。 」 (以弗所書五15 -16)。

在現實生活中,每一個人都可能兼具著矛盾且錯綜複雜的多元角色,例如上司、家庭成員、社區一分子、老師、學生、消閒者、義工等,這些角色之間存在著角色張力,多個角色之間產生壓力或矛盾的狀態,稱為角色衝突。衡量顯著角色,主要是基於參與、承擔與價值期望,要避免構成角色衝突的壓力,就先要評估自己各個角色以分配時間,才能更有效地善用光陰。

而價值觀則是支配著生活中的每一件事,讓我們分辨出何者為重,何者為輕。如果我們不知道自己的價值觀,就像盲頭蒼蠅一樣亂沖亂撞,正是對時間的最大浪費。無論是「拖延」、「猶豫不決」、或「目標不明確」,歸根究柢就是因為不知道自己的價值觀是甚麼或者價值觀衝突所致。在工作要活用時間,就須留意四個基本原則:一、所有的工作都要「設定處理期限」;工作一定要處理到「剛好可停手的段落」,從較困難的工作開始分階段處理;二、將「日常例行公事」集中後,一口氣完成,「今日的事,今日要完成」;三、即使延遲動手的時間,也必須處理當做之事,簡單的工作可以留待填補空閒時間再處理;四、要經常設定出「休憩時間」,能夠委任他人處理之事,便交由他人負責,不要太吹毛求疵的要求完美。

生活行為習慣亦容易讓人虛耗光陰,切忌眈擱時日,必要時應改善習慣。「箴言」的作者們提醒我們,螞蟻沒有人領導,「尚且在夏天預備食物,在收割聚斂糧食。懶惰人哪,你要睡到幾時呢?你何時睡醒呢?(箴言六8-9)。另外一處說:「懶惰使人沉睡,懈怠的人必受飢餓。」(箴言十九15)。以下是一些普遍人常忽略的行為習慣建議:如用電話時,內容要短,事先聲明電話目的,經常提醒自己還有很多任務等著你,宜用等候時間打非公事電話,並且要站著以防忘卻了時間。另一個建議是懂得說「不」,要明白甚麼是真正幫助別人,有時你未必是最適合人選,學習如何處理別人「感人」的懇求,要願意成為別人的後補。此外,要留意談話不要「拖」,有時遇上別人滔滔不絕的話題,宜事先聲明只有五分鐘,解釋自己正在處理別的事務,也可表達多謝暗示完結談話。最重要的建議是生活行為習慣,不要被沉溺的行為「騎劫」,例如:電視劇集、電腦、交友面書等。也應善用等候時間等。最後讓我們記得保羅的提醒:「再者,你們曉得,現今就是該趁早睡醒的時候,因為我們得救,現今比初信的時候更近了。」(羅馬書十三11)

作者:
袁海星博士曾任政府首長级公務員、奧運馬術公司行政總監、管理顧問、大學講師等;他現職香港一間聯營公司總經理。工餘担任專題演講、義務培訓顧問及撰寫文章等。

他的作品包括:Seven Myths in Career Success、〈事業人生〉、〈生命操練〉、〈專業里程〉等。

「得力閱讀」手機版更新

1024x500_icon_02(版本更新)

親愛的讀者:

為了讓你使用「得力閱讀」時,有更流暢的用戶體驗,我們已經推出更新版本。

由於日後增加的書籍,只能在更新版本購買,所以若早前已下載Android「試讀版」的用戶,我們誠邀你到Google Play Store更新至最新版本!

在更新版本裡,你可以享用多種功能特色:

建立個人帳戶
直接購買書本
多家出版單位,書籍種類更豐富
分類檢索
免費試讀
自定書本群組
筆記及書籤功能
記錄最後閱讀位置

我們鼓勵你在11月24日前下載更新版本,下載方法:

1.到Google Play Store搜尋「得力閱讀」

2.可以到下面網址:
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com.xtownmoblie.cclebook

3.又或者掃瞄二維碼:

ereading2

如果碰到任何「得力閱讀」的使用問題,歡迎電郵至ehk@ccl.org.hk查詢。

福音證主協會
「得力閱讀」開發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