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雅各書

「放棄」是一種生命智慧!

sunset-139257_1280「永不放棄」是近年來鼓勵年青一輩努力向上,對應該做的事要堅持,這是發揮正面情緒的重要價值觀。所以叫人放棄彷彿就是大逆不道的理念。有一位心理學家正教授減壓之道,他舉起手持着半杯水說:「假如我叫請你把它拿在手中半小時,開始的時候並不覺得怎樣,但時間久了,漸漸會變成負擔;再久一點,手指會變得麻目,甚至給身體會帶來創傷。其實這是個顯淺不過的道理,這跟壓力一樣,假如我們不懂將重担放下,慢慢地便會被這些壓力壓到透不過氣來。」

世事既然變幻莫測,我們又怎能一成不變呢?有人認為,人生的「投資」就是要學會「放棄」你擁有的東西去換取對你來說更多或更豐盛的東西。正如主耶穌說:「你們要給人,就必有給你們的,並且用十足的升斗,連搖帶按,上尖下流地倒在你們懷裡。」(路加福音六38)。聖經也很強調將財富與人分享:「當將你的糧食撒在水面,因為日久必能得著。你要分給七人,或分給八人,因為你不知道將來有甚麼災禍臨到地上。」(傳道書十一1-2) 。

無論是職涯規劃或是面對人生,過程是充滿變數和「事與願違」的結果。為甚麼呢?因為在成功路上,我們往往是面對以下四種迷思(Myths)。(一)當我們以為已清楚知道決定性答案之時,其結果就是要在「兩難之間」(Dilemma)作決定;例如:自認勤奮向學,但文憑試不合格,要面對就業或轉讀較低學術院校;(二)當我們以為已可預見結果,但原來是個「拼圖遊戲」(Puzzle),要等最後一塊出現;例如:已討論好策略,也安排了融資,但政府總是不批核;(三)當我們以為已可尋求最佳利益(Optimum benefits),但最終要接受「利益妥協」(Trade-off),這種情況在合資經營或政治舞台上隨時遇上;(四)當我們以為結果明顯可見,但原來是個「似是而非」(Fallacy)的現象;在金融的衍生工具的投資便隨時面對這情況。

在以上四種情況下,倘若我們只懂向單一目標進發,而不考慮環境變數而「放棄」一些固執,你或許會終於成功,但可能走了很多路,或者是背著成功的方向而愈走愈遠。亦有人認為這便是人生第二曲線的意思(雅各書一2-4)。聖經中充滿了人生第二曲線的人物,從舊約中我們可以數迦勒專一跟從神的心志(約書亞記十四6-15);摩西生命的更新;以斯帖從沉默的女孩成為以色列人的救星(以斯帖記四14)。新約中可數保羅從掃羅蛻變為保羅(加拉太書一11-24);又或是巴拿巴從敢死敢愛的青年工作者成為安慰鼓勵人的巴拿巴(使徒行傳十一19-30)。

所以說,「放棄」是一種生命智慧,做人最大的成功在於通過奮鬥而獲得我們想要的東西,但透過「放棄」我們便可以更容易獲得我們想要的東西。

作者:
袁海星博士曾任政府首長级公務員、奧運馬術公司行政總監、管理顧問、大學講師等;他現職香港一間聯營公司總經理。工餘担任專題演講、義務培訓顧問及撰寫文章等。

他的作品包括:Seven Myths in Career Success、〈事業人生〉、〈生命操練〉、〈專業里程〉等。

彼得「衝動」有理?

bird-249250_1280很多人同意,衝動是一種對突然發生的事而產生的不理性反應。所以亦有人將衝動與壓力拉上關係,那麼壓力是甚麼?原來壓力是生理或心理受到威脅 所產生的緊張狀態。其中一種「壓力反應」就是衝動。雖然「壓力源」(stressor)的殺傷力是因人而異的,但「壓力」就是「壓力源」與「壓力反應」的組合。對壓力的反應往往源自潛意識下所產生的習慣性(habitual)行為,人的「衝動」其實是對壓力的「慣性反應」。

聖經中一個對「衝動」頗生動的個案是彼得三次不認主的經歷:「他們拿住耶穌,把他帶到大祭司的宅裡。彼得遠遠地跟着。他們在院子裡生了火,一同坐着;彼得也坐在他們中間。有一個使女看見彼得坐在火光裡,就定睛看他,說:『這個人素來也是同那人一夥的。』彼得卻不承認,說:『女子,我不認得他。』」(路加福音二十二54-57)

為甚麼彼得會衝動地不認耶穌?原來「感知」(perception)訊息傳達是透過兩種獨立的管道:一是直上「大腦皮質」去分析問題;二是經由丘腦到達「杏仁核」(amygdala),但這「杏仁核」管道老是趕在「大腦皮質」慢吞吞的思考過程之前,就輕率地「騎劫」了決定情緒意義,並啟動了腦部其他部份的運作。 所以彼得在危急關頭下,便不經大腦、衝動地否認主,或許他認為「否認便沒有事了」。

衝動的行為會帶來一連串的連環反應,首先是剌激內分泌系統及交感神經系統,然後釋放「腎上腺素」、令心跳加速和呼吸加速(好使身體獲得更多氧氣和能量);同時消化系統操作減慢,血液轉向肌肉引致口乾,五官及腦部亦會提高警覺。所以難怪彼得在「備戰」情緒影響之下、連續兩次的再不認主(路加福音二十二58–62)。

專家提醒我們,當面臨衝動的時刻,可以心中數五下,或平靜地等五秒,讓「大腦皮質」有機會去分析問題,衝動機會便自然下降。其實二千多年前雅各已經向我們提供這教導:「但你們各人要快快的聽、慢慢的說、慢慢的動怒」(雅各書一19)

所以,倘若上司認為你能力,讓你擔起一個大項目,但他安排兩位精英同事協助你,你會衝動的認為上司其實在監視你嗎?又如果近日上司對你呈上的批核文件愈來愈要求高,你會衝動的認為他在針對你嗎?有人當眾罵你,你會衝動的還擊嗎?

作者:
袁海星博士曾任政府首長级公務員、奧運馬術公司行政總監、管理顧問、大學講師等;他現職香港一間聯營公司總經理。工餘担任專題演講、義務培訓顧問及撰寫文章等。

他的作品包括:Seven Myths in Career Success、〈事業人生〉、〈生命操練〉、〈專業里程〉等。

「四診」親子關係

1064479_68697022經常聽到朋友訴說處理親子關係未如理想,但這又不是甚麼病態,因此未必需要看醫生。西方醫學是以科技儀器探索生命奧秘,兩千年來中醫卻用感覺器官解讀身體語言。中醫診斷過程中,有眾所週知的「四診」,就是「望、聞、問、切」。讓我們也透過感覺器官及心懷解讀孩子的需要而多了解「親子關係」。過程和結果未必有中醫師的臨床果效,借用一下這四個名稱也許會給予我們新的反思和提醒。

中醫的「望」是觀察五官氣色、體態、尤其是臉部和舌部狀態。親子關係中的「望」可視為自己如何「看自己」和「看孩子」,須知道孩子都有不同的性格與興趣,父母可以幫助塑造孩子的品格和價值觀,但不能將自己的要求硬性地放諸孩子身上;更不要將孩子的成就作為對自己的「奢望」。理想的親子關係是多存「盼望」,因為「凡事盼望」是一種愛的表達(哥林多前書十三7)。

中醫的「聞」是透過聽覺和嗅覺,收集與疾病相關資訊。親子關係中的「聞」可算為對孩子的「近距離接觸」去關心孩子。在這過程中,要敏銳地「聞到」孩子的需要,好讓自己能鼓勵孩子懂得如何解難。聽到「可怒」的訊息時,父母要多體諒和接納,避免生氣,正如聖經所教:「但你們各人要快快的聽、慢慢的說、慢慢的動怒」(雅各書一19)。

「問」是一般中醫的詳細部份,包括得病的來龍去脈、飲食、大小便、睡眠、是否口乾等情況,藉以了解病情虛實轉變。親子關係中的「問」可包括常自問自己是否做得足夠,又或許是否有時做得太過份。如果只懂「問」孩子而缺乏關心,這不過是做「秀」,日子久了,孩子只會給你敷衍的答案。耶穌的一句「你要痊癒嗎?」(約翰福音五1-9)背後就表達了祂給予求醫病人無限的關心和希望。

中醫的「切」脈是檢驗人體脈象而反映疾病的內在變化;也用來綜合研判是否正確。親子中的「切」包括各種相關的「破壞」行為所產生的負面變化。首先,不可存有「清舊賬」的目的與孩子相處。也不可存有非理性的固執而令自己失控,例如:抱怨,侮辱,咒詛,甚致毒駡,…… 等行為,這種破壞是不容易彌補的!所以保羅提醒我們:「一切苦毒、惱恨、忿怒、嚷鬧、毀謗、並一切的惡毒、都當從你們中間除掉」(以弗所書四31)。

所以讓我們學習透過「望、聞、問、切」幫助我們建立理想的親子關係。

作者:
袁海星博士曾任政府首長级公務員、奧運馬術公司行政總監、管理顧問、大學講師等;他現職香港一間聯營公司總經理。工餘担任專題演講、義務培訓顧問及撰寫文章等。

他的作品包括:Seven Myths in Career Success、〈事業人生〉、〈生命操練〉、〈專業里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