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媒体常鼓吹快乐人生,基督徒也常把「喜乐」挂在口边,这样似乎很美好。然而,我们一味追寻喜欢时,会否失落了基督教一些最基本的元素?如果我们的人生就是学效基督,基督一生都在经历苦楚,那我们应该以喜乐还是受苦为人生目标?在你心里有一套关于苦难的神学观吗?
趁复活节临近,齐来看看费兰度牧师(Ajith Fernando)给我们的教导——
我认为西方教会最严重的神学盲点之一,是对苦难的了解残缺不全;对于如何避免受苦和面对伤害,却似乎有许多反思。我们有不少关于如何避免受苦及治疗伤痛的教导,但是对苦难神学的教导却嫌不足。我们没有教导信徒明白,为何跟随基督的人应当预期要受苦,以及为何苦难对灵命健康成长是如此重要。因此,大家只是从负面角度看苦难。
直至目前为止,我尚未在这里引述任何经文,若要引述的话,就要引用整卷哥林多后书了。经文一开首就提到保罗及其同伴经历了大苦难:「弟兄们,我们不要你们不晓得,我们从前在亚西亚遭遇苦难,被压太重,力不能胜,甚至连活命的指望都绝了,自己心里也断定是必死的」(林后一8-9 上)。在这封书信里,我们找到另有五处提及苦难(林后四8-12,六4-5、8-10,十一23-28、32-33)。保罗在这封书信里提及他肉体上的一根刺,形容那是「撒但的差役要攻击我」(林后十二1-10)。
尽管这些经文都聚焦于苦难,但哥林多后书最突出的主题是「荣耀的事奉:保罗以传道为乐」(The Glory of the Ministry: Paul’s Exultation in Preaching),这是罗伯逊(A.T. Robertson)就这封书信所写的释经书的名称。保罗有一套苦难神学,帮助他在一切苦难中看到一丝盼望。例如他求神除去他肉体上那根刺,但祷告未蒙应允,他就为这个经历作结论,说:「因我甚么时候软弱,甚么时候就刚强了。」(林后十二10 下)
建基于圣经的苦难神学,能让信徒产生这种态度。诚如我们早前所说,世上最快乐的人并非没有苦难,他们是不怕苦难。
(以上节录自《迎向甘苦的服侍》第63-6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