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以弗所書

不作当代的「愚昧人」

soap-bubble-406944_1280在这个「时间荒」的年代,有智慧地管制时间极为重要,否则将会构成工作压力。有研究指出,一般人每天最少浪费两小时,情况严重。正如圣经所说:「你们要谨慎行事、不要像愚昧人、当像智慧人。要爱惜光阴、因为现今的世代邪恶。 」 (以弗所书五15 -16)。

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可能兼具著矛盾且错综复杂的多元角色,例如上司、家庭成员、社区一分子、老师、学生、消闲者、义工等,这些角色之间存在着角色张力,多个角色之间产生压力或矛盾的状态,称为角色冲突。衡量显著角色,主要是基于参与、承担与价值期望,要避免构成角色冲突的压力,就先要评估自己各个角色以分配时间,才能更有效地善用光阴。

而价值观则是支配着生活中的每一件事,让我们分辨出何者为重,何者为轻。如果我们不知道自己的价值观,就像盲头苍蝇一样乱冲乱撞,正是对时间的最大浪费。无论是「拖延」、「犹豫不决」、或「目标不明确」,归根究柢就是因为不知道自己的价值观是甚么或者价值观冲突所致。在工作要活用时间,就须留意四个基本原则:一、所有的工作都要「设定处理期限」;工作一定要处理到「刚好可停手的段落」,从较困难的工作开始分阶段处理;二、将「日常例行公事」集中后,一口气完成,「今日的事,今日要完成」;三、即使延迟动手的时间,也必须处理当做之事,简单的工作可以留待填补空闲时间再处理;四、要经常设定出「休憩时间」,能够委任他人处理之事,便交由他人负责,不要太吹毛求疵的要求完美。

生活行为习惯亦容易让人虚耗光阴,切忌眈搁时日,必要时应改善习惯。「箴言」的作者们提醒我们,蚂蚁没有人领导,「尚且在夏天预备食物,在收割聚敛粮食。懒惰人哪,你要睡到几时呢?你何时睡醒呢?(箴言六8-9)。另外一处说:「懒惰使人沉睡,懈怠的人必受饥饿。」(箴言十九15)。以下是一些普遍人常忽略的行为习惯建议:如用电话时,内容要短,事先声明电话目的,经常提醒自己还有很多任务等着你,宜用等候时间打非公事电话,并且要站着以防忘却了时间。另一个建议是懂得说「不」,要明白甚么是真正帮助别人,有时你未必是最适合人选,学习如何处理别人「感人」的恳求,要愿意成为别人的后补。此外,要留意谈话不要「拖」,有时遇上别人滔滔不绝的话题,宜事先声明只有五分钟,解释自己正在处理别的事务,也可表达多谢暗示完结谈话。最重要的建议是生活行为习惯,不要被沉溺的行为「骑劫」,例如:电视剧集、电脑、交友面书等。也应善用等候时间等。最后让我们记得保罗的提醒:「再者,你们晓得,现今就是该趁早睡醒的时候,因为我们得救,现今比初信的时候更近了。」(罗马书十三11)

作者:
袁海星博士曾任政府首长级公务员、奥运马术公司行政总监、管理顾问、大学讲师等;他现职香港一间联营公司总经理。工余担任专题演讲、义务培训顾问及撰写文章等。

他的作品包括:Seven Myths in Career Success、〈事业人生〉、〈生命操练〉、〈专业里程〉等。

「四诊」亲子关系

1064479_68697022经常听到朋友诉说处理亲子关系未如理想,但这又不是甚么病态,因此未必需要看医生。西方医学是以科技仪器探索生命奥秘,两千年来中医却用感觉器官解读身体语言。中医诊断过程中,有众所周知的「四诊」,就是「望、闻、问、切」。让我们也透过感觉器官及心怀解读孩子的需要而多了解「亲子关系」。过程和结果未必有中医师的临床果效,借用一下这四个名称也许会给予我们新的反思和提醒。

中医的「望」是观察五官气色、体态、尤其是脸部和舌部状态。亲子关系中的「望」可视为自己如何「看自己」和「看孩子」,须知道孩子都有不同的性格与兴趣,父母可以帮助塑造孩子的品格和价值观,但不能将自己的要求硬性地放诸孩子身上;更不要将孩子的成就作为对自己的「奢望」。理想的亲子关系是多存「盼望」,因为「凡事盼望」是一种爱的表达(哥林多前书十三7)。

中医的「闻」是透过听觉和嗅觉,收集与疾病相关资讯。亲子关系中的「闻」可算为对孩子的「近距离接触」去关心孩子。在这过程中,要敏锐地「闻到」孩子的需要,好让自己能鼓励孩子懂得如何解难。听到「可怒」的讯息时,父母要多体谅和接纳,避免生气,正如圣经所教:「但你们各人要快快的听、慢慢的说、慢慢的动怒」(雅各书一19)。

「问」是一般中医的详细部份,包括得病的来龙去脉、饮食、大小便、睡眠、是否口干等情况,藉以了解病情虚实转变。亲子关系中的「问」可包括常自问自己是否做得足够,又或许是否有时做得太过份。如果只懂「问」孩子而缺乏关心,这不过是做「秀」,日子久了,孩子只会给你敷衍的答案。耶稣的一句「你要痊愈吗?」(约翰福音五1-9)背后就表达了祂给予求医病人无限的关心和希望。

中医的「切」脉是检验人体脉象而反映疾病的内在变化;也用来综合研判是否正确。亲子中的「切」包括各种相关的「破坏」行为所产生的负面变化。首先,不可存有「清旧账」的目的与孩子相处。也不可存有非理性的固执而令自己失控,例如:抱怨,侮辱,咒诅,甚致毒骂,…… 等行为,这种破坏是不容易弥补的!所以保罗提醒我们:「一切苦毒、恼恨、忿怒、嚷闹、毁谤、并一切的恶毒、都当从你们中间除掉」(以弗所书四31)。

所以让我们学习透过「望、闻、问、切」帮助我们建立理想的亲子关系。

作者:
袁海星博士曾任政府首长级公务员、奥运马术公司行政总监、管理顾问、大学讲师等;他现职香港一间联营公司总经理。工余担任专题演讲、义务培训顾问及撰写文章等。

他的作品包括:Seven Myths in Career Success、〈事业人生〉、〈生命操练〉、〈专业里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