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約翰福音

我也有「情緖」!

friends-536896_1280所有人都有情绪,正面情绪令人开怀,身心舒畅。例如高兴、兴奋、被赞赏等。反之负面情绪却带来不安、担心、忧虑、甚致感到绝望等。

负面情绪的起因很复杂,大致上可归纳几类。

首先,「焦虑」的情緖是因为受到威胁,例如被「死线」压迫,受到不明朗因素困扰,又或是感到被威吓。

「羡慕和嫉妒」的原因是想得到但得不到,例如看见富有人家住大屋,又或是知道同事升职,又或是看见别人身材健硕等。

「低落情绪」原因是失去一些东西,例如升职机会,一件心爱的东西,又或是失去工作等。

「不满和怨愤」的原因是感到被侵犯,例如被人出言侮辱,被打骂,被夺去权利等。

「歉意和内疚」的原因是觉得对不起别人,例如不小心打碎了人家的茶杯弄湿地方,又或是说话不小心闯了祸等。

「寂寞和孤单」的原因是感到空虚或缺乏高质素人际关系,例如好朋友远去,又或是工作得不到成功感,又甚至完成一件工作后失去工作的动力。

最后,「惭愧和羞耻」是自己感到做得不好,例如不能取得期望中的成绩,或是在客人面前出洋相,又或是被指出工作上的错误。

管理及控制情绪的过程,首先是体察自己的情绪在那一领域上需要处理。过程是视乎你如何评估当前形势,例如:你的看法是「片面」或是「全面」;是「悲观」或是「乐观」;是「主观」或是「客观」;是「高估危机」或是「正确估计危机」等。

下一步是适当表达自己的情绪,现实环境和客观际遇是我们不能控制的,但有专家指出:环境和际遇只会导致20%的情绪波动,而个人所选择「开心」或「不开心」却占40%, 所以你选择「开心」的态度可以双倍地驾驭负面的环境际遇!而这选择是你个人所能控制的范围之内。心中的平安是帮助你选择「开心」。耶稣说:「我将这些事告诉你们,是要叫你们在我里面有平安。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约翰福音十六33)。

最后一步是如何合宜的纾解情绪,坊间有很多方法,例如:藉亲人朋友解困、藉转移视线舒缓张力、又或是透过活动提升体内「安多酚」等。道成了肉身的耶稣在生命最低潮的时候,他曾问上帝:「我的神!我的神!为甚么离弃我?」(马太福音二十七46)。其实祂知道为世人代罪而被上帝离弃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他知道我们的受负面情绪操控,所以最重要的纾解情绪是专注在主耶稣身上,让上帝赐给我们一切祝福的来源和安全感。圣经提醒我们:「以别神代替耶和华的,他们的愁苦必加增。」(诗篇十六4)

作者:
袁海星博士曾任政府首长级公务员、奥运马术公司行政总监、管理顾问、大学讲师等;他现职香港一间联营公司总经理。工余担任专题演讲、义务培训顾问及撰写文章等。

他的作品包括:Seven Myths in Career Success、〈事业人生〉、〈生命操练〉、〈专业里程〉等。

「笑看」职场的乐趣

a-smile-333604偶尔听闻朋友遇上职场困扰、例如:被老板责备、被同事「屈」、失去晋升机会、被同事排挤等,一下子不懂如何为他解难。如想不到出路,不如幽默一下自己,实行「笑看」职场。

首先,在「笑看」的背后,我们要认识 「感知」(Perception)只是感觉到的现实(Reality)表面,但未必是事实(Truth)的全部。它可能是受有偏见的前设影响、或个人过份执着;或是受环境、气氛、煽情的影响;讯息被夸大或被过份渲染;又或是沟通上的误差、或受误导而过敏反应。所以,被骂的人不用「对号入座」,真正的对象可能不是你啊!失去升职机会不用失望,可能另有更「笋」的职位等着你呢!

我认为这「笑看」是培养幽默的乐趣,有专家提出:幽默可以提高艺术、科学的创造力,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幽默让别人看到你的宽宏大量,就会更多的反思自己。这样一来,就让「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有人幽默的将「潇洒」作定义,就是:「善画者留白、善乐者希声、善言者忘语、善书者缺笔、大贤者若痴、大智者若愚。」所以人生的所谓「缺乏」其实是上帝让我们明白生命的丰盛在于其盈或缺,只是我们不懂欣赏而矣。

圣经中也记载耶稣在「特殊环境」下显出祂的幽默。在迦拿欢乐热闹的婚宴中,主人发觉酒喝光了,耶稣从容的以清水变醇酒,除了行神蹟,也化解了主人的尴尬(约翰福音二1-11)。另一次是祂面对文士和法利赛人的质难,他们要用石头打死行淫的妇人,耶稣却四两拨千斤,弯腰在地上画字,使来势汹汹的对头知难而退(约翰福音八11)。又有一次耶稣用粪便来比喻人心中的污秽。他对法利赛人和文士说:岂不晓得凡从外面进入的,不能污秽人,因为不是入他的心,乃是入他的肚腹,又落到茅厕里。这是说,各样的食物都是洁净的;又说:从人里面出来的,那才能污秽人(马可福音七18-20)。

有专家认为处境只能影响20%的快乐心情,而一个选择开心或不开心却占40%。所以我们又何必愁眉苦面?不如「笑看」职场,因为「你们要将一切的忧虑卸给神,因为他顾念你们。」(彼得前书五7)

作者:
袁海星博士曾任政府首长级公务员、奥运马术公司行政总监、管理顾问、大学讲师等;他现职香港一间联营公司总经理。工余担任专题演讲、义务培训顾问及撰写文章等。

他的作品包括:Seven Myths in Career Success、〈事业人生〉、〈生命操练〉、〈专业里程〉等。

你也可以成为「超人」!

1430055_46918929超人的哲学来自尼采将人类个体之间在智力、体力和能力方面的差异无限夸大,认为在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进化过程中,最后的结果必然形成两类人,一类是「超人」,一类是「庸人」。当个别人物具有超等潜能,完全掌握自我,摆脱了物理和道德规范,能创造自身的价值,他就成了「超人」。

在我们日常生活里,或者职场中,凡是行为表现有异于常人者,我们都冠以「超人」之称号。从人类历史中看,我们并未见到摆脱物理规范的真超人,但广为人知的,是以爱和无私的行为、为他人放弃自己的尊严、甚至为别人献上生命的例子。

其中一个便是耶稣洗门徒的脚的例子,祂要求门徒说:「我是主,是老师,尚且洗你们的脚,你们也应当彼此洗脚。我作了你们的榜样。」(约翰福音十三2-17)。听闻有些提倡仆人领袖的机构也是定期举行为员工「洗脚」仪式,表达对人的谦卑。洗脚颇容易,其实最难跟随的耶稣榜样是「饶恕人七十个七次(即无限次)」(马太福音十八22)的无怨心态;与及「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的爱仇敌心怀(马太福音五39)。

我们可以模仿耶稣的外显行为,但完全进入祂背后的使命却不可能,因为祂说:「因为人子来、并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马可福音十45)。

所以当今成为「超人」的真功夫并非个人的外显能力,而是如何用品格感染人,借着属灵生命的榜样去影响旁人,发挥他们的生命力与管治的力量。真「超人」要具备一颗柔软的心待人。更要存感恩的心,在心态上愿意更新变化,去察验生命的转化。能做到这点,他便会拥抱永恒价值、不单看世上刹时的成就,以无私付出,谦卑地服事人。主耶稣的榜样是:「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马太福音十一29)

其实我们身边也有不少的「超人」,我们家中也有超人(父母),只不过我们不懂尊重和珍惜;我们的学校也有超人(老师们),只可惜我们不懂欣赏和体会。其实,任何人也可以成为「超人」——原来「爱」是「超人」的背后动力。只要本着基督的爱,以谦卑态度与人相处,超越自我的弱点,展现生命意义,你也可以成为现实世界的「超人」!

作者:
袁海星博士曾任政府首长级公务员、奥运马术公司行政总监、管理顾问、大学讲师等;他现职香港一间联营公司总经理。工余担任专题演讲、义务培训顾问及撰写文章等。

他的作品包括:Seven Myths in Career Success、〈事业人生〉、〈生命操练〉、〈专业里程〉等。

「四诊」亲子关系

1064479_68697022经常听到朋友诉说处理亲子关系未如理想,但这又不是甚么病态,因此未必需要看医生。西方医学是以科技仪器探索生命奥秘,两千年来中医却用感觉器官解读身体语言。中医诊断过程中,有众所周知的「四诊」,就是「望、闻、问、切」。让我们也透过感觉器官及心怀解读孩子的需要而多了解「亲子关系」。过程和结果未必有中医师的临床果效,借用一下这四个名称也许会给予我们新的反思和提醒。

中医的「望」是观察五官气色、体态、尤其是脸部和舌部状态。亲子关系中的「望」可视为自己如何「看自己」和「看孩子」,须知道孩子都有不同的性格与兴趣,父母可以帮助塑造孩子的品格和价值观,但不能将自己的要求硬性地放诸孩子身上;更不要将孩子的成就作为对自己的「奢望」。理想的亲子关系是多存「盼望」,因为「凡事盼望」是一种爱的表达(哥林多前书十三7)。

中医的「闻」是透过听觉和嗅觉,收集与疾病相关资讯。亲子关系中的「闻」可算为对孩子的「近距离接触」去关心孩子。在这过程中,要敏锐地「闻到」孩子的需要,好让自己能鼓励孩子懂得如何解难。听到「可怒」的讯息时,父母要多体谅和接纳,避免生气,正如圣经所教:「但你们各人要快快的听、慢慢的说、慢慢的动怒」(雅各书一19)。

「问」是一般中医的详细部份,包括得病的来龙去脉、饮食、大小便、睡眠、是否口干等情况,藉以了解病情虚实转变。亲子关系中的「问」可包括常自问自己是否做得足够,又或许是否有时做得太过份。如果只懂「问」孩子而缺乏关心,这不过是做「秀」,日子久了,孩子只会给你敷衍的答案。耶稣的一句「你要痊愈吗?」(约翰福音五1-9)背后就表达了祂给予求医病人无限的关心和希望。

中医的「切」脉是检验人体脉象而反映疾病的内在变化;也用来综合研判是否正确。亲子中的「切」包括各种相关的「破坏」行为所产生的负面变化。首先,不可存有「清旧账」的目的与孩子相处。也不可存有非理性的固执而令自己失控,例如:抱怨,侮辱,咒诅,甚致毒骂,…… 等行为,这种破坏是不容易弥补的!所以保罗提醒我们:「一切苦毒、恼恨、忿怒、嚷闹、毁谤、并一切的恶毒、都当从你们中间除掉」(以弗所书四31)。

所以让我们学习透过「望、闻、问、切」帮助我们建立理想的亲子关系。

作者:
袁海星博士曾任政府首长级公务员、奥运马术公司行政总监、管理顾问、大学讲师等;他现职香港一间联营公司总经理。工余担任专题演讲、义务培训顾问及撰写文章等。

他的作品包括:Seven Myths in Career Success、〈事业人生〉、〈生命操练〉、〈专业里程〉等。